經(jīng)過這一次失敗,痛定思痛的北條早云得出了兩個結論:一、同時與扇谷和山內(nèi)兩上杉開戰(zhàn)的決定并不明智。還是應該利用他們之間的矛盾。二、攻略武藏之前,必須穩(wěn)定后方,這就必須將相模平定,首要的任務就是要拔掉三浦氏。
三浦氏的當家是三浦義同,他本人出身扇谷上杉家的支系,因此,要動他,就意味著要做好應付扇谷上杉大規(guī)模救援的準備。因此,北條早云決定再一次效仿奪取堀越公方和小田原城的故技,采用奇襲的辦法。
永正九年(1512)八月,北條早云對三浦義同的居城--相模國中部的岡崎城發(fā)動了突然襲擊,三浦義同措手不及,于是決定放棄岡崎,退守住吉城。北條早云乘勝追擊,又攻克了住吉城,把三浦義同逼進了其子三浦義意所駐守的三崎城,父子兩人憑借這座孤城頑強抵抗。北條早云這一戰(zhàn)以后,就進入了鐮倉。為了限制三浦家的勢力,同時遏制住兩上杉的援軍,北條早云在鐮倉修筑了玉繩城。
鐮倉是關東的政治中心,昔日源賴朝就在這里建立起鐮倉幕府。室町幕府時期的關東公方所在地也在鐮倉。關東大亂后,無論是堀越公方還是古河公方都無力保住鐮倉,于是關東就陷入了一片混亂。而北條早云占據(jù)鐮倉,至少在政治上有著非凡的意義。
北條早云攻打三浦氏引起了扇谷上杉的注意,但是由于北條動作迅速,當扇谷上杉做出反應時,三浦氏已經(jīng)被困三崎城,扇谷上杉的援軍被北條早云擊退。永正十三年(1516)七月,扇谷上杉再一次出兵攻擊玉繩城,希望能解除三浦氏的危機,三浦義同父子也采取配合攻勢。但一場激戰(zhàn)以后,三崎城陷落,三浦父子陣亡。相模國完全落入北條早云之手。
永正九年(1512),幕府正式承認北條早云為伊豆守護,這標志著北條早云正式成為一名大名,并已經(jīng)開始擺脫今川的控制。
北條早云的成功不僅在于他的軍事計謀,他在政治上也同樣敢為人先。他較早在屬地進行了檢地法。永正三年(1506),北條早云在小田原推行檢地。所謂檢地就是確定領地內(nèi)的石高(收成)和兵役動員的潛力,確定領地能夠動員多少軍員,同時也可以通過檢地,查出隱田,增加大名的收入。通過檢地,大名否定了傳統(tǒng)的莊園公領制,確立土地使用者擁有所有權。檢地是向戰(zhàn)國大名過渡的標志。同時,北條早云還留下了《早云寺殿二十一條》,這一文件以家訓的形式,規(guī)定了北條家族和其家臣在信仰、生活、家族關系等方面必須恪守的原則,成為北條家代代相傳的祖制。而北條早云獨具匠心所創(chuàng)設的“四公六民”的稅收政策,也給他帶來很高的民眾支持度,這是他成功的另一個秘訣。
永正十五年(1518),北條早云已經(jīng)87歲高齡,他決定把家督位傳給他的兒子北條氏綱,自己隱居韭山城。
第二年八月,北條早云向兒孫一一交代了遺言后,安然而逝。遺體按傳統(tǒng)火化后葬于箱根山早云寺。
北條早云從一個小小的幕府官吏,運用自己的智謀,在關東的混戰(zhàn)中,開辟出了一片天地。如果說時代成就了他,那也是因為他具有敢為天下先的勇氣和能力。他以花甲之齡,成為戰(zhàn)國時代叱咤關東的后北條氏的創(chuàng)業(yè)者,實在堪稱日本史上的一大傳奇。而他的兒孫,則繼續(xù)了他傳奇般的故事。
五、魔王之子
歷史上虎父犬子的例子屢見不鮮。英國獨裁者克倫威爾戎馬半生,威名赫赫,他的兒子卻控制不了手下的那群軍官,導致了斯圖加特王朝的復辟。在垂暮之年打下家業(yè)的北條早云,卻比克倫威爾要幸運得多,因為,身為“戰(zhàn)國三大梟雄”之一的他,得到了一個能夠繼承和光大他家族的兒子--北條氏綱。
北條氏綱出生時,已是長享元年(1487),大器晚成的北條早云似乎也在挑戰(zhàn)人類生育年齡的極限。如果按通常說法:北條早云去世是在88歲,那么他生下北條氏綱時就已經(jīng)是56歲,可以說也是生理學上的一個奇跡。永正十五年(1518),北條早云將家督位傳給北條氏綱后隱居韭山城,第二年去世。32歲的小田原城主北條氏綱就成為北條家的新掌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