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臺北,給我封直達情書 作者:戴日強


戴日強是我認識的一個很有才華的新生代作家。

那還是2009年舉辦的蔡麗雙杯“祖國情”全國大學生散文詩的一個賽事上,我做評委,在閱讀了無數篇的作品后,選出了所喜歡的好作品。其中就有《太陽升起的時候》。而我在讀這些作品的時候,是在內蒙古的一個小鎮(zhèn),那里四周是茫茫無際的沙海荒漠,這些充盈著無盡的青春氣息和盈盈情感的作品,竟然能使我心生綠洲,滿目清滸。后來便有了北京的頒獎會,一個極有氣質的小伙子向我走來,他成為我認定的好作品中的一位作者,他就是戴日強。而后戴日強的發(fā)言又是那么的紫玉頻出,笑口奪人,讓人感到這真的是一個熱情似火、才華橫溢的新一代學子。

此后我更多地讀到了戴日強發(fā)表在《讀者》、《散文詩》、香港《文藝報》等報紙雜志上的作品,還有長篇小說《木棉花又開》、《那年榕樹下》等。

戴日強不是一個張揚者,他喜歡默默地在錢鐘書之類大師的文字里徜徉,常以幽默的表情看待那些浮躁與夸張。他愛自由流浪,讓腳步踏過很多沒有被腳步踏響的地方。他還奇妙而獨特地鐘情“閩臺”的霹靂布袋戲、歌仔戲、高甲戲,以及DV攝影,并能彈一手順耳的吉他。沒事的時候,也會拼命地一部又一部地陶醉在港臺或國外電影中??傊@是一個愛好廣泛而又獨來獨往的人,對自己的事情,總是先行于前,干出結果再由人評說。讓人想到鬧市中有人插標搖幌高聲叫賣,有人沉默不語,只把好東西過人眼目。

我曾去一些地方,總有當地的朋友避開喧鬧與繁華,將我引入偏僻,去尋一坊好菜,一壇老酒。門臉或不大,設施也并不豪華,卻能讓你盡享其里,釅釅而出。戴日強給我們展示的東西或可就是這樣一種感覺。

幾日不見,戴日強又拿出了《臺北,給我封知直達的情書》,緊張繁忙的學習之余,竟有如此大興,不只是高速度的碼字功夫,更是那了得的構造技藝。他似乎探研過小說的做法,知道在哪里下筆用勁。因此小說不僅有唯美成分,更有奇情妙節(jié)。這里有歷史的深度,也有現實的廣度。尤其是將人物命運同不久前發(fā)生的汶川大地震聯系起來,更有了現實意義。愛情的主線,使得小說有了可感與可讀性。讓人想到從一門口過,而不得不被某種東西引而深入,那或可是味道,或可是風景,或可是說不清的某種感覺。進去后自然會被招引得曲徑回廊,堂室屏風,無盡妙處,盡得其中。

戴日強是一個有想法的人,或者說是一個有思想的人。他曾是中國大學生災區(qū)志愿者,進入過2008年中國大學年度人物百強、搜狐ChinaRen校園大使等。

在這個時代,沒有思想的人是不好立足的,沒有思想也就等于沒有行動的目標。我很是希望當今學子像戴日強這樣的越多越好,這樣我們的社會才有希望,才會變得豐富多彩,心氣盎然,而這也是需要戴日強這樣的來做出典范以引領的。

——王劍冰

(王劍冰:全國魯迅文學獎二、三、四屆評委,河南省作協(xié)副主席,《散文選刊》主編,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