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為經(jīng)濟號脈(11)

權(quán)力天平 作者:唐成


  地委行署在家的領(lǐng)導及有關(guān)部門的負責人接到通知后立即趕到紙廠。來不及商量,馬難生在會上當機立斷地宣布五條決定 :第一,此案要快審快結(jié),檢察院、法院要提前介入,并且要辦成鐵案;第二,聰江晨光紙業(yè)公司總經(jīng)理兼紙廠廠長的職務(wù)由李尋思兼任,立即通知李尋思到位;第三,召開地直企業(yè)負責人大會,通報此案,消除疑慮;第四,以行署的名義向晨光總部通報此案;第五,行署秘書長廖克明全權(quán)負責李尖端的喪事處理……
  
  還有兩個電話必須馬難生親自完成。一個是王清江的電話,另一個是許可的電話。王清江此時正在香江的游輪上,美麗的維多利亞港灣令人陶醉叫人留連忘返。這時候接電話是件掃興的事。顯然,馬難生的電話與氣氛不合拍。沒容他講完,王清江便發(fā)話了,老弟,這是國際長途,我完全贊成你的五條意見。關(guān)機。是呀!國際長途一定要長話短說。雖說是納稅人的錢,該節(jié)約一定要節(jié)約。第二個電話接通,許可的車正進入聰江城區(qū)。真是說曹操,曹操到。許可來到馬難生辦公室。他在省城出差,接到電話后就往聰江趕。李尖端與他合作雖然只有三個月時間,但結(jié)下了深厚的友誼。
  
  “許總,大概你也知道這里發(fā)生的事情。但是有一點你要堅信,聰江人民是誠實善良的人民,不會做對不起朋友的事。”馬難生真誠地說:“不能因為有這件事而影響我們的合作基礎(chǔ)。希望你并通過你向周總做好解釋工作。在此,我先跟你道歉,并在必要的時候登門向周總道歉。”
  
  這就見外了。說真話,最初聽到這個消息后,許可非常氣憤,多少動搖了合作的信心。人是有感情的動物,馬難生這樣慎重其事地跟他解釋道歉,鐵石心腸都被軟化。還有什么顧慮呢?唯有干,并且干出樣子告慰李尖端在天之靈。
  
  關(guān)于李尋思接任總經(jīng)理一事,許可更是沒有意見。聰江派最優(yōu)秀的人才接掌帥印,說明聰江看重這場合作。與“兩李經(jīng)濟”合作是最高級別的合作,說明聰江也把他擺在與“兩李”同等重要的位置對待。這是拿錢買不到的榮譽,這就是信任。
  
  馬難生沒有想到的是謠言四起。關(guān)于李尖端遇刺身亡的各種板本在社會流傳,有的說李尖端是貪官,收了林豐的錢不辦事才遭遇不測;有的說是李尖端先下手打林豐。以訛傳訛,不知誰是真誰是假。責任在誰?在報社。這么重大的事聰江日報只字未提,客觀上給造謠者留下很大的空間。
  
  報社是不敏感還是真的不知道?
  
  馬難生叫來了呂文斗總編和社長,質(zhì)問怎么回事?他們知道發(fā)生了這件事,但不敢報道。為什么?呂文斗說這是黨報的“傳統(tǒng)”,黨的報紙不能敗壞了黨領(lǐng)導下的地方形象。并反問馬難生,廠長被殺總不是件好事?
  
  歪理胡說,馬難生拍案而起,你們聰江日報是一群無能的總編無能的記者無能的編輯辦一張無能的報紙。再這樣下去,聰江日報無人看無人訂。聰江就是你這一張報紙,沒有人跟你們競爭,應(yīng)該說發(fā)行不成問題,可你們就是辦不下去,每年都要靠行政命令靠攤派靠計劃經(jīng)濟時期的做法強行訂報。是老百姓思想覺悟不高?是因為你們太麻木不仁。聰江發(fā)生的大事靠小道消息傳播,你們不覺得失職嗎?廣州日報也是黨報,他們的讀者百分之九十五是自費訂閱。同是黨報,為什么人家的報紙就有那樣的吸引力?要充分認識到,黨報除了當黨的喉舌之外,還要反映人民群眾的心聲,這樣黨報才有吸引力和生命力。要相信群眾的覺悟。什么是對,什么是錯,群眾心里有桿稱。不要認為做了負面的報導就是對黨不忠誠,如果有這樣的認為,中央電視臺就是最大的不忠誠,因為中央電視臺的焦點訪談和新聞?wù){(diào)查大多播的是負面新聞。恰恰相反,中央電視臺對黨最忠誠。對黨負責就是最大的忠誠。忠誠不是表現(xiàn)在叫幾句口號上,叫得歡,不如做得實。不知兩位注意了沒有,政府電影華表獎就改變了評獎辦法,以票房收入為依據(jù),從觀眾喜歡的電影中評獎。標榜主旋律不賣座,就如喊了幾句口號,空洞無物,影響不了人振奮不了人。黨和人民賦予報紙有新聞監(jiān)督的權(quán)力,就必須用好這個權(quán)力。認為監(jiān)督是找碴、得罪人、有風險而不行便監(jiān)督的權(quán)力是失職的表現(xiàn)。今后的聰江日報每一期必需有批評文章,少報道會議,凡是聰江發(fā)生的大事一定要報道,以正視聽。
  
  批評有道理但不一定聽。為什么?因為你馬難生是專員不是書記。黨內(nèi)有分工,專員不管意識形態(tài);說不好聽點,專員插手報紙是越權(quán)行為。當然他們不敢這樣當面講。他倆也有難處,總編說,以前聰江日報也搞過輿論監(jiān)督欄目“了望哨”,一個星期一次,后變成半個月一次,又變成一個月一次,再干脆取消了。因為涉及到一些敏感的問題。只要是開會,總有人指責“了望哨”沒有黨性。王清江指示取消“了望哨”欄目。
  
  取消了就百事大吉。
  
  久而久之,腦子里沒有輿論監(jiān)督這個概念。
  
  在他們心目中,黨和人民是兩個分離的概念,以為不開展輿論監(jiān)督就是黨性就是黨報的立場。錯了。黨的利益與人民的利益是根本一致的利益,對人民負責也是對黨負責。黨報同時也是民報,是人民的報紙。
  
  離開了人民我們就沒有生存的余地。
  
  馬難生的話算是敲了警鐘。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