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看重的是是非的標準

對話——中國模式 作者:趙啟正


奈:我想,西方一直把西藏問題當做可以敲打中國的棒子,時至今日,一直到本周、到將來,西方會一直這么做,所以要繼續(xù)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多:我還想談一點。不論哪個國家的總統(tǒng)或總理,他都會有這種心理,如果明天就要見達賴喇嘛了,他不希望這時候你告訴他如何如何,不希望你阻止他。這些國家、這些國家的領(lǐng)導人都有自己的主見,不希望你在這個問題上對他們指手畫腳。

奈:比如說,2008年法國總統(tǒng)薩科齊會見達賴的事件,中國可能就是因為薩科齊見了達賴,隨之就采取了一系列報復措施,實際上就是一些回應措施。這樣做反而讓達賴的影響越來越大,反而幫了他的忙。與其這樣,還不如冷落他,把他晾在一邊。(笑)

趙:如果中國政府不去明確抗議某個國家的領(lǐng)導人接見達賴喇嘛的話,中國民眾會有強烈的反響。對薩科齊,人們會說,我們不買法國貨,不去法國超市,中國為什么買那么多空中客車?如果中國政府不表示抗議的話,這種反應會更強烈。所以這也是中國政府表達了人民的意愿,可能外國人對此不完全理解。

奈:但要注意,這么做之后,反而助長了達賴的氣焰。

趙:其實,隨著達賴年齡的增長,他的氣焰一直在增長。中國的反對,使得一些國家也得顧及接待他所要付出的代價,也得斟酌接待他的方式。中國人看重的是事情本質(zhì)的是非,而西方一些人往往以“自由”為借口,認為“見不見達賴是我的自由,你們不能干涉”,由此掩蓋了事物的本質(zhì)的對與錯。我們的“干涉”是阻止他們干涉我們的國家的根本利益。兩種“干涉”哪個更有理呢?

多:那么誰來定對錯的標準?

趙:中國的事情當然應當以中國人的是非觀為標準。鼓動西藏獨立受危害的是中國,應當尊重中國的話語權(quán)。兩種觀點的沖突其實不必上升到兩種世界觀的高度去分析,從是否干涉了中國的內(nèi)政去看,是非就清楚了。

多:中國歷史上不乏非常成功的、精彩的制定戰(zhàn)略的例子,在對待達賴這個問題上,其實中國也可以制定一個更加高明的戰(zhàn)略,做得比他更高明。

趙:過幾天你們從西藏回來后一定會有更新的、更深刻的見解。我確信是這樣的。

奈:我們會把我們的想法告訴大家。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