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開放視野,最大限度地悅納自然界的正面能量(6)

和諧養(yǎng)生大智慧 作者:馮理達


   
  
  一般情況下,人體適宜的健康溫度為18℃~25℃,健康濕度為40%~70%RH,在此環(huán)境下人體感覺最舒適。在溫度介于24℃~30℃,濕度小于60%時,人體感覺熱而不悶;在溫度高于30℃,濕度大于70%時,人體感覺悶熱;在溫度高于36℃,濕度大于80%時,人體感覺嚴重悶熱,且發(fā)汗機制受阻,容易因體內蓄積大量的余熱而中暑,心情也會感覺很煩躁,在工作中容易出錯,各類工傷事故的發(fā)生比率也會上升。而寒冷也是人類健康的一大“殺手”,每次寒潮降臨,醫(yī)院門診及住院人數都會驟增,死亡率也會上升。調查表明,每年的12月份死亡人數居全年各月之首,占死亡總數的%。
  
  那么溫度、濕度的變化究竟會導致哪些疾病呢?傳統(tǒng)中醫(yī)學把“風、寒、暑、濕、燥、火”稱為六氣,實際上,這六氣就是空氣流動、氣溫高低、濕度大小的反映。當六氣發(fā)生驟變或人體抵抗力和適應能力下降時,六氣就成為致病的因素。春天多風病,盛夏多暑病,夏末秋初多濕病,深秋多燥病,冬天多寒病,許多疾病都與溫度、濕度有密切的關系,尤其與過低的濕度有關?,F(xiàn)代醫(yī)學發(fā)現(xiàn):在45%~55%的相對濕度下,病菌平均壽命最短,過高或過低的濕度都會導致病菌壽命延長。當空氣濕度為35%時,鼻部和肺部呼吸道黏膜上的纖毛運動減緩,灰塵、細菌等容易附著在黏膜上,刺激喉部引發(fā)咳嗽和其他呼吸道疾病??諝鉂穸鹊偷臅r候,流感病毒和能引發(fā)感染的革蘭氏陽性菌的繁殖速度也會加快,而且容易擴散,引發(fā)疾病。此外,過敏性皮炎、哮喘、皮膚瘙癢等疾病也都和空氣干燥有關。
  
  對于女性來說,空氣濕度與肌膚狀態(tài)也息息相關。長期處于干燥環(huán)境中的女性,皮膚會因缺水而逐漸失去彈性和光澤,加速角質層的老化。此外,高溫炎熱和寒冷干燥還會導致人體內水分失調。
  
  如果空氣過于干燥,不僅會引發(fā)各種疾病,對日常生活也會產生不良影響,如引起家具變形、干裂、破損等,尤其是木地板,更會干裂翹起。此外,由于干燥引起的靜電現(xiàn)象也會危害人體健康。因此,我們一定要關注溫度、濕度的變化,在干燥環(huán)境中注意補水。如果室內空氣濕度非常低,人體感覺難受,一定要采取加濕措施,用加濕機、除濕換氣扇等進行調節(jié),以保證環(huán)境舒適與人體健康。在夏天過熱或者冬天過冷的時候,也一定要注意防暑降溫和防風保暖,做好健康防護,不給疾病以可乘之機。
  
  氣象的變化如何影響人體健康
  
  《紅樓夢》中大多數重要人物的病與死都在深秋和冬季。如秦可卿病死時是在年底,緊接著秦氏父子又相繼死去,元妃、林黛玉都是在農歷十二月去世的,第二年的深秋史太君“壽終歸地府”,冬天時,王熙鳳也“咽氣歸冊”,這些人都是死在秋冬季節(jié)。
  
  對《紅樓夢》比較有研究的朋友可能會注意到一個問題:《紅樓夢》中大多數重要人物的病與死都在深秋和冬季。如秦可卿病死時是在年底,緊接著秦氏父子又相繼死去,元妃、林黛玉都是在農歷十二月去世的,第二年的深秋史太君“壽終歸地府”,冬天時,王熙鳳也“咽氣歸冊”,這些人都是死在秋冬季節(jié)。
  
  當然,這些可能是小說情節(jié)安排上的巧合。實際上,氣象變化與疾病之間確實關系密切,中醫(yī)就有“時疫”之說,現(xiàn)代醫(yī)學上也有“氣象病”之稱,而深秋和冬季正是氣象病的高發(fā)季節(jié)。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