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8.朝報(4)

孤城閉 作者:米蘭Lady


公主點頭道:“他們雖然是狂妄放肆了點,但也不至于要讓他們掉腦袋。”

張承照道:“公主真不愧是皇帝女,與官家想的一樣。后來官家將蘇舜欽除名為民,其余名士皆貶官外放,館閣頓時為之一空,好長一段時間內要修書、修史、解經都找不到合適的人,朝報也停了許久。因一時找不到那么多進士中出類拔萃者補入館閣,官家又有意懲才士輕薄之弊,王拱辰之黨遂承意旨,援引了幾個樸純無能之人進去……”

公主忽然雙目一亮,問:“那個楊安國,就是這時候補進去的么?”

張承照笑而頷首:“對,對,那個活寶就是這時補入館閣的?!?/p>

我一聽楊安國名字,也不禁想笑。這人才疏學淺,言行鄙樸,每次為今上講讀經義,常雜以俚下廛市之語,以致宮內侍臣中官,一見其舉止,已先發(fā)笑。一日,他為今上講解“一簞食一瓢飲”,操著滿口鄉(xiāng)音說:“顏回甚窮,家中只有一羅粟米飯,一葫蘆漿水。”另外一次,又講《論語》中“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一句。脩是干脯,十條為一束。古人相見,必執(zhí)贄為禮,束脩乃贄之薄者。這句話原是說,“從帶著束脩薄禮來求見的起,我從沒有不與教誨的”。而楊安國的解釋則是:“官家,昔日孔子教人,也須要錢的?!苯裆下勓砸贿?。翌日遍賜講官,其余眾人皆懇辭不拜,唯楊安國坦然受之。這些事早在宮內傳為笑談,連今上在為公主講解《論語》時也曾含笑提及。

“此中可笑之人不只有楊安國,”張承照又道,“館閣內剩下的彭乘也是個妙人?。∵M奏院之事后,翰林學士出了個缺,官家想從館閣文臣中選一個補進去,實在找不到太好的,就挑了年紀最大的彭乘。后來他為官家擬文章誥命,遣詞用句尤為可笑。有次一位守邊關的元帥請求朝覲,官家召來彭乘,跟他說了自己的意思,讓他草詔回復,后來彭乘在批答之詔中這樣寫:‘當俟蕭蕭之候,爰堪靡靡之行?!?/p>

公主大為不解,顰眉問我:“這句話好晦澀,是什么意思呢?懷吉你能懂么?”

我微笑道:“臣也只能猜測。或許他是想說,等天氣涼了便可啟程?!?/p>

張承照笑道:“就是這意思。官家的原話是:‘等到秋涼時,你就回來罷?!@詔書傳出后,生生笑倒了幾個翰林學士。那彭乘還挺愛用這一句式的呢。后來大臣田況知成都府,那時西蜀正在鬧災荒,田況剛入險峻的劍門關即發(fā)倉賑濟,然后上表待罪,彭乘又擬詔批答說:‘才度巖巖之險,便興惻惻之情?!殖梢粫r笑料。今年彭乘得病死了,他的同僚王琪為他寫挽詞,還忍不住譏笑了他一下,在挽詞中寫道:‘最是蕭蕭句,無人繼后風。’”

公主伏案笑了半晌,才道:“原來這幾年翰林學士中也混有這樣的烏合之眾。追究起來,也是那王拱辰的錯?!?/p>

也正因這點,令王拱辰更為天下才子名士所指摘。國朝頗重文章詞學之士,鑒于真宗朝館閣中有不少學識浮淺之人,今上特意指示:“館職當用文學之士名實相稱者居之。”為此提高入館閣的條件,一時所選皆為天下精英,故本朝人才輩出,許多大臣既有政聲,亦有文名,足以流芳千古,為國名臣。而進奏院之事導致館閣取士原則更改,雖多了純樸持重之人,但殊無靈氣,凡解經,不過釋訓詁而已,更有楊安國彭乘之徒混跡其中,長此以往,于國于社稷總是不利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