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聰說:“師兄,這你還信不過我嗎?再說了,要是沒有你,能有我的今天嗎?你放心好了,凡事我都會及時向你請示報告的?!?/p>
此時肖雅媛買菜回來了:“阿聰,今晚就別走了,就留下來吃飯吧!”
梁聰也不客氣:“好啊,已經好久沒有喝到嫂子褒的靚湯了,還真讓我饞得發(fā)慌呢?!?/p>
孟振榮見妻子走進了廚房以后,說:“阿聰,這件事情肯定瞞不過方智平和王友正的,如果做成了,也得給他們一份才行?!?/p>
梁聰很爽快地說:“那是,師兄,你來定個數吧?!?/p>
孟振榮想了一會兒:“有些事情,說不定到時還得由他們來辦。這樣吧,每人給200萬,你看怎么樣?”
梁聰爽快地接受:“行啊,就這么定了。辦成了以后,就在我這份里出?!?/p>
孟振榮本來還想說一人一半的,后來想到梁聰靠著自己,已經撈了不少錢了,由他來出,也合情合理。也就作罷,沒再出聲。
江科股份招股說明書一刊登,梁聰的第一直覺告訴他,這只股票將是一個很好的運作目標。他仔細地分析了一下該股票的基本面,不但有實質性的網絡題材,而且公司的背景也很了得。于是立即找孟振榮商量:“師兄,有沒有留意今天公布的江科股份的招股說明書?”
孟振榮說:“我剛從公司那邊過來,還來不及看今天的報紙。怎么,有目標了?”
梁聰指著他用紅筆劃出的要點位置:“你看看,江科股份有大量的有線網絡資源,而且母公司又是中濤實業(yè)。既有題材,又有實力背景,是一個值得我們重點留意的一個好目標。”
孟振榮沒有正面回答梁聰的問題:“這樣吧,你把這張報紙留下來,我抓緊時間好好研究一下?!?/p>
梁聰將報紙放在了桌子上,隨后走出去辦他自己的事情了。其實孟振榮并不是沒有看當天的報紙。江科股份的招股說明書,孟振榮已經在公司的辦公室里研究了一遍,自己的感覺與梁聰所提的完全一致。只不過孟振榮現在還不想當著方智平和王友正的面,詳細討論這件事情罷了。
方智平見梁聰走了以后,說:“榮哥,我們是不是又準備入市了?”
孟振榮不想將事情向方智平和王友正明說,于是找了一個回避的借口:“我想再看看,這上半年才開始大調整,現在還不到半年時間,調整的時間還不夠充分。”
方智平接著說:“那你認為將要調整多長時間呢?”
孟振榮隨口說:“估計沒有個一兩年的,恐怕很難調整到位。”
實際上孟振榮心里也根本沒有個譜兒,只不過從現在算起,梁聰真正建倉、洗盤完之后,估計最快也要到1998年的下半年了。將這些時間加在一起,正好就是孟振榮所說的調整時間了。
孟振榮找了個方智平和王友正兩人都外出的機會,將梁聰約了過來:“我仔細研究了江科股份的情況,得出的結論與你所說的完全一致,我看就選擇這只股吧?!?/p>
梁聰很高興:“那你看,我們是等它一上市就動手呢,還是等上市以后再尋找動手的機會?”
孟振榮思索了一會兒:“現在大盤走勢不好,正在調整時期。我估計,上市的開盤價不會太高。如果開盤價能在20元附近,買入一些也無妨?!?/p>
1997年10月31日,江科股份正式上市交易,開盤價即開到了元,梁聰想等等再說,看是否會出現回落。但實際的走勢與他的設想完全不符,在大量買盤的推動之下,該股股價隨即一路走高,到收市時竟然沖高到了元。梁聰見該價格似乎也太偏離了他與孟振榮事前的設想,于是決定再觀察幾天再說。結果一直等到了11月底,江科股份的股票價格終于又回到了上市之日開盤價的附近。梁聰覺得這已經是一個最好的介入時機了,因此也沒有再同孟振榮商量,在23元附近開始逐步建倉。一直到了1998年初,在梁聰一路買進的推動之下,江科股份的股價一度被推高到了30元之上,此時梁聰的資金已經用掉了約5,000萬元。為了將一部分的浮動籌碼清洗出去,也為了可以在低為收集到更多的籌碼,梁聰又開始了一輪打壓股票價格的運作。
在梁聰建倉運作江科股份這只股票的同時,陳金泉也注意到了這只股票的異常動向。陳金泉將梁聰特別看好網絡科技股的預測謹記在心,再通過一段時間對這只股票的跟蹤觀察,使陳金泉相信這只股票最為符合梁聰判斷的標準。陳金泉為了證實他的這一判斷,還數次找梁聰當面咨詢。盡管梁聰沒有非常肯定地下結論這只股票就是他特別推崇的網絡科技股,但從梁聰說話的口氣當中,可以明顯讓陳金泉感覺到,梁聰對這只股票的未來還是寄予很高的期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