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時代消費的巨變(2)

跨界戰(zhàn) 作者:沈國梁


也許他們并不懂多少日語、韓語,但正像某位體育明星所說:“我又不是看電視劇,我看的是瀧澤秀明,不懂日語又有什么關系。”

資料來源:bbs55bbscom

于是乎,木村拓哉、反町隆史、博原崇、常盤貴子、松島菜菜子、鈴木保奈美、金喜善、安在旭、崔真實……一個又一個日韓偶像,賺取了中國人大量的眼淚和同情。日韓偶像劇成為市面上最搶手的商品,哈日族勒緊褲帶拼命攢錢,為的就是湊足“日劇全接觸”的所有片子,而哈韓族在網(wǎng)吧一泡就是一整天,電腦屏幕上顯示的永遠只是:韓流!

西方文化下的80后、90后

如果大家上網(wǎng)用Google搜索關鍵詞“80后”,結(jié)果會顯示:約有1140000項符合“80后”的查詢結(jié)果,當然數(shù)據(jù)仍在不斷更新中。根據(jù)《中國統(tǒng)計年鑒》數(shù)據(jù),1980~1989年的10年中,中國約有204億人出生,這是一個龐大的群體,而這個群體正在成為中國社會變革的主導者。20世紀90年代出生的“90后”,他們成長在電腦、互聯(lián)網(wǎng)等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的年代,可以說是信息時代的優(yōu)先體驗者。

每個時代的新一代似乎都受到特別的關注,因為他們身上打上了標志這個時代的鮮明烙印。

不同時代人們給予的定語都不同,對于“80后”、“90后”,我們可以記起的“形容詞”有過去的“迷惘的一代”、“憤青”、“垮掉的一代”,到現(xiàn)在的“新新人類”。不管怎么說,有一點是肯定的:在西方文化沖擊下的“80后”、“90后”,是可口可樂、麥當勞的主導消費群,是哈日族、哈韓族的主體人群。

在西方文化的影響下,“80后”、“90后”是時尚、個性的一代,他們喜歡追隨時尚、新鮮、前沿的消費潮流。對他們來說,手機不僅僅是通信工具,更是時尚的炫耀品;他們從小被家庭所寵愛,形成了獨立、自我的個性,追求個性彰顯、與眾不同,“我就喜歡”、“我有我風格”、“我的地盤我做主”是他們的主張,個性化、獨一無二的產(chǎn)品是他們的最愛。

互聯(lián)網(wǎng)、3G手機……新媒體的興起

新媒體:“第五媒體”

以前,我們主要是通過看電視、看報紙、聽廣播來獲取信息,今天,手機短信、移動電視、互聯(lián)網(wǎng)、數(shù)字電視走進我們的生活,

這些在新技術支撐體系下出現(xiàn)的媒體形態(tài),被稱為“新媒體”,相對于報刊、戶外、廣播、電視四大傳統(tǒng)意義上的媒體,新媒體被形象地稱為“第五媒體”。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