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美好的、糟糕的與丑陋的:放松航空、電信和電力管制(2)

這才是經濟學:經濟學的誤解與真相 作者:(美)貝爾拉夫什


解決航空擁堵混亂的方案是,應由政府建造更多的跑道,對使用了數十年的航空指揮系統進行技術改造實現現代化。而且,即便在當前基礎設施不變的情況下,擁堵問題也可通過市場方法得到解決。在絕大多數機場,尤其是軸心機場,上午和晚上都會有一個飛行高峰期,大多數機場并沒有對在高峰時段著陸或登機檢票的航班收取更高的費用,如果這么做了,無論是“擁擠稅”的形式還是向航空公司拍賣高峰時段著陸和登機的許可證,高峰時段的擁堵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航空管制解除的下一步是美國與歐盟簽訂“開放天空”協議,在越洋航線引入更大的競爭。這將為該航線乘客節(jié)約數千萬美元。

電信:技術摧毀“競爭管制”

幾十年以來,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以管制壟斷的方式經營是因為電話系統被認為是自然壟斷行業(yè)。1982年,AT&T被迫剝離地方電話網絡,一方面,是由于美國在20世紀70年代末至20世紀80年代初發(fā)生了席卷全國的解除管制浪潮;另一方面,技術的變化開始給電信產業(yè)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AT&T被許可保留長途業(yè)務,但地方網絡被拆分成若干公司即隨后廣為人知的小貝爾公司(AT&T的前身是著名的貝爾電話公司,以電話的發(fā)明者亞歷山大·格雷厄姆·貝爾命名的)。

為增進競爭,也允許其他公司經營AT&T公司保留的長途電話服務,有MCI(名噪一時的世界通信公司)和斯普林特兩家公司成為AT&T公司在該領域市場中的勁敵,同時允許7家小貝爾公司的聯合。最終地方電話業(yè)務由貝爾南方通訊公司、南橋芯片公司、弗萊森公司和奎斯特公司等4家公司控制。

1996年電信法案允許小貝爾公司進軍長話市場,允許AT&T公司涉足地方市場,這使事情復雜起來。與此同時,鋪天蓋地的技術變革導致產業(yè)大調整,更多的新競爭者進入電信市場。首先,手機用戶的迅速上升使辛格勒公司、那克斯特爾通訊公司和Tmobile公司可以與AT&T公司和小貝爾公司一決高下,而且,因特網和寬帶需求的出現使電纜公司也參與到這個市場的競爭。

綜合管制部分解除使電信市場有新競爭者的進入,解除管制后的10年中電話服務價格水平下降了20%。

電信管制的目標之一是實現普遍服務,為達到這個目標,對企業(yè)收費和收取高額長途話費,用以補貼低于成本運營的電話服務項目。然而,這樣的措施不僅挫傷了地方提供更便捷的寬帶接口設施的積極性,而且徹底地消除了新技術帶來的競爭壓力,這些新技術就包括互聯網協議電話(VoIP)。這項服務可在世界上任何國家為美國寬帶注冊用戶提供,免交美國稅收、附加費并不受管制。如果不考慮失控的可能性,互聯網電話服務可轉入電信產業(yè),類似在過去20年無線和有線通信領域所發(fā)生的,為美國消費者和企業(yè)節(jié)約數十億美元。

美國和其他地方電信管制的最根本問題是管理手段非常落后,跟不上通信領域快速的技術變革。目前,電信管制領域的一些主要專家倡導取締現存的所有管制,讓競爭力量和新技術發(fā)揮“魔力”。電信管制的批判者認為美國許多市場的互聯網寬帶的競爭限制(僅有一家電話公司和一家有線電視公司),致使服務價格過高,成為美國經濟的剛性成本,阻礙了新技術的推廣運用。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