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著比基尼唯一的秘訣就是自信。把比基尼的魅力發(fā)揮到極致的美人們并非個個擁有完美的身材,但她們一定都擁有充分的自信。她們非常清楚,當穿著比基尼徜徉在泳池邊或者海灘時,那些滿腦子只擔心自己身材缺陷的人再怎么精心打扮也只會暗淡無光。
盡管如此,在商場選購比基尼時,千萬別被那里的鏡子和燈光騙了!記得帶上你的閨蜜,以便你們互相提點。她們能為你細心鑒別出,哪些比基尼才能讓你在沙灘上手拿美黑霜和飲料時光彩奪目。
比基尼穿搭要領
變身泳裝女神
在選擇時永遠以幾大經典色為基礎——黑色、藏青色、灰色、巧克力色以及白色。那些讓人咋舌的大膽顏色和款式還是留給15歲的小姑娘們去嘗試吧!
選擇比自己平日衣服稍小的尺寸。千萬別選大一號的,尤其是底褲。太大的底褲會放大臀部的視覺效果,甚至讓你的臀部看上去松弛下垂。將胸罩和底褲混搭起來穿,別讓任何規(guī)則束縛住你的創(chuàng)意。穿比基尼應該是我們最輕松享受的事情,把規(guī)則都拋到腦后去吧!
我最愛的比基尼款式
不少設計師很懂得如何制作讓人愛不釋手的泳衣。制作泳衣最見功力的地方在于所用材質萊 卡的質量(是否足夠厚實,耐久性如何)、色彩飽和度以及剪裁的合身度,挑選比基尼的時候需要特別注意這三點。以下是我最愛的比基尼品牌:
Onda de Mar(翁達·德·馬爾)
Rosa Cha(羅薩·查)
Eres(埃雷斯)
Ralph Lauren
Thomas Maier(托馬斯·邁爾)
時尚101
比基尼的由來
比基尼一詞源自20世紀40年代在太平洋比基尼島上進行的核爆實驗。它的發(fā)明者——兩位法國人雅克·海姆和路易斯·里爾德將該設計命名為“比基尼”,因為他們認為這種泳裝的影響力不亞于在比基尼島上的一次核爆。真是兩個聰明的家伙!比基尼果然沒有辜負他們的期望。
比基尼歷史上的精彩瞬間
1957年:在電影《上帝創(chuàng)造女人》中,碧姬·芭鐸一身泳裝在海灘嬉戲。這一經典瞬間在全球范圍內受到關注,比基尼也由此大熱。
1960年:美國歌手布萊恩·海蘭的單曲——《黃色圓點花紋的小小比基尼》首發(fā),比基尼銷售量隨之飆升。
1962年:電影史上第一位“邦女郎”——烏爾蘇拉·安德烈斯在“007系列”影片《諾博士》中身著白色系帶比基尼出鏡,這一幕點燃了全球新一輪比基尼熱潮。
1964年:無上裝比基尼在歐洲出現,雖然遭到羅馬教廷抗議,但卻引發(fā)了搶購狂潮,美國時尚女性紛紛聯系旅行社為她們代購。
1982年:在電影《雷吉蒙特高中的夏令時》中,女主角菲比·蓋茨身著鮮紅色比基尼從水中鉆出的鏡頭令無數躁動的少男們念念不忘。
1983年:卡麗·費希爾在影片《星球大戰(zhàn):絕地大反擊》中身著金色比基尼出場的鏡頭再次成為讓無數影迷一再回味的經典。
2002年:哈莉·貝瑞在“007系列”影片《擇日而亡》中一身橘色比基尼的亮相成為比基尼史上讓人津津樂道的又一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