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東印度公司:一個銀行家的帝國(4)

貨幣戰(zhàn)爭3:金融高邊疆 作者:宋鴻兵


三合會本是以反清復明為宗旨的中國民間秘密社團,后來很多會友接受了基督教。兩廣地區(qū)三合會的反清武裝行動,同樣需要大規(guī)模融資支持,于是很多會友經?教會中介,紛紛加入東印度公司的對華鴉片銷售網絡,成為廣東沿海鴉片走私的主力。以反清為宗旨的三合會,等于間接得到倫敦金融城的財政補貼。三合會日后的發(fā)展,與洪秀全的拜上帝會、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唐(才常)維新派的秘密結社以及同盟會淵源頗深。洪秀全身邊負責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左膀右臂馮云山,早年即拜在基督教華福會門下;負責軍事斗爭的楊秀清,也曾混跡于三合會在珠江?流域的鴉片走私生意中;兩廣三合會更是直接參加了金田起義。戊戌變法失敗后,譚嗣同遇難,維新派中譚系干將唐才常即發(fā)動湖廣三合會勢力舉行自立軍起義。同盟會早期各次反清起義,無不以三合會力量為依托。三合會一系的上海青幫更在蔣介石發(fā)動“四一二”政變上臺和鞏固權力的過程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行商即廣州十三行,是朝廷授權負責對外貿易的專營機構,與外商直接打交道,既是貿易公司,又承擔某些外交功能,同時又必須為自己的國外商業(yè)伙伴作保。十三行在鴉片戰(zhàn)爭后多轉為洋行買辦,是中國近代買辦階層的源頭。

東印度公司還通過賄賂和毒癮來控制與操縱一部分滿清官僚。從中國的上層建筑著手,保護和開拓鴉片貿易。公司通過以天津為中心的北方鴉片貿易網絡,向北京朝廷滲透。到鴉片戰(zhàn)爭前,已經?控制了相當一大批滿清高官為其所用。其中包括大學士穆彰阿、直隸總督琦善、宗人府主事耆英等。對此,馬克思有過一段精辟論述:“英國人收買中國當局,收買海關官吏和一般的官員,這就是中國人在法律上抵制鴉片的最近結果。賄賂行為和鴉片煙箱一同侵入了‘天朝’官僚界之肺??,破壞了宗法制度的柱石?!薄?4】這一批人構成后來清政府洋務派的源頭。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