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強調(diào)那些沒說的話往往更重要--“盡在不言中”。另外一種說法是“聽話聽音”,意思是同樣的話在不同語境中可以表示不同的意思,用某種語氣或者方式說出來的同一句話,能表達完全不同的意向和效果。這種微妙的差異需要聽者特別的關注,并從語氣和身體語言來判斷對方表達的真正含義。
僅僅讀懂身體語言并不能夠讓你完全掌握局勢,知道誰是真正拿主意的人,會議進行的到底怎么樣,都是至關重要的。
杰夫接受過傳統(tǒng)西式專業(yè)的法律教育和多年當律師的歷練,但當他剛到中國時,有很長一段時間都不能依靠他嫻熟的溝通技巧和人正面交流。在中國與人溝通對他來講像受到再教育一樣,像他這樣一個天生(并且被培訓為)善辯的人,常常要面對那些“不言”的場合,他感到十分困惑和受挫。
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他開始學習理解“身體語言”來幫助他“聽懂”會議的言外之音。即使某些人缺乏語言天分,身體語言也能很好地反映溝通的進展情況。
娃哈哈和達能--從“天作之合”到“各奔東西”
近來,在達能(法國知名食品公司)和娃哈哈(中國最大的食品飲料企業(yè))之間產(chǎn)生的爭論正說明了不同的溝通方式是怎樣激化矛盾,并造成不良后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