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猴型人格:非主流的困惑(5)

十三型人格使用手冊 作者:海闊


孫悟空是幸運的。

他偶有機會,向高人學到了騰云駕霧的真本領。但因無門無路,難以找到像樣的差事,于是他和一些街頭“小混混”在花果山占山為王,做一點“邊緣生意”,因一不怕死、二不怕苦的精神,而混成了“成功”人士。

但沒過多少時日,他就因“粗野無禮、目無尊長”,被當?shù)馗偁帉κ旨皩崣嗳宋锏陌导渲?,從而身陷囹圄。后幸得大人物菩薩的幫助,進入一家名企,協(xié)助唐僧總裁“降妖除魔”。歷盡九九八十一難,修成正果,成為“斗戰(zhàn)神佛”,從一個野小子變成了公司的核心高層。

從此,他才真正進入主流社會。

縱觀孫悟空的從非主流進入主流的歷程,有兩個方面值得猴型人格人士借鑒。

首先,不能把事情做絕

經(jīng)過師傅唐僧的教誨,在和頭面人物及其下屬交往時,他十分有智謀,也很有分寸。

比如,在《牛魔王罷戰(zhàn)赴華筵,孫行者二調(diào)芭蕉扇》一章中,孫悟空對有上層關系的妖怪——牛圣嬰(牛魔王的兒子),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交給高層嚴加管教。

盡管此事做得比較合情理,但還是引起牛魔王一家的記恨。在孫悟空去借芭蕉扇時,牛魔王與鐵扇公主百般刁難。脾氣一直比較暴躁的孫悟空還是努力克服了自己“猴急”的毛病,始終保持君子風度。在與牛魔王和鐵扇公主的幾次交鋒中,孫悟空有好幾次可將對手置之于死地,但他都手下留情,不將事情做絕。

其次,要有海納百川的心胸

孫悟空追隨唐僧去西天取經(jīng)之初,其原動力是擺脫牢獄之災,純屬被逼上梁山。但隨著時間的增加,他已從唐僧的言行中領悟到了取經(jīng)的真正內(nèi)涵,慢慢將其當成了普度蒼生的一個偉大事業(yè)來對待,縱使受盡千辛萬苦,始終癡心不改。

比如,因為三打白骨精,唐僧誤解了孫悟空,將他趕走;真相大白后,唐僧派豬八戒說兩句好話,他便立馬回到師傅身邊。

但我們細分析一下就會發(fā)現(xiàn),孫悟空的兩位下屬豬八戒、沙僧(從表面看這兩人是唐僧的下屬,在許多時候卻都是孫悟空在管理他們)的能力都和他相差極大,但這并沒有從實質(zhì)上影響他們的團結。這個四人團隊可謂志同道合、親如一家,打不垮、摧不毀。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