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俗諺更進一步地說明了“認知失諧”問題的有趣性。可怕的是,人們常常用自己的長處衡量別人的短處,因此就出現了自己“一貫正確”的情形。比如,一位不算富裕的女士,必須開一部二手的普款桑塔納,而不是一款稍微好一點的QQ,她會說:“還是老桑塔納大氣。”而不是說QQ比較適合女士。一位愛好文學但一生沒能寫出一部作品的“文雅之士”,他會說:“我要不是公務纏身,一定能寫兩本不錯的書來?!笔聦嵣?,許多公務纏身的人寫出了不少作品,哪怕是隨筆結集。再說,公務纏身的人總會退休,退休之后的寫作時間不更充裕嗎?
2.2去球館還是去醫(yī)院,這是個問題
人們在自我交易中往往太注重有形的收益,結果造成了無形的損失,比如“總吃剩饅頭”問題,再比如“公務纏身”而無法寫作的借口,等等。比較起來,改變“總吃剩饅頭”的情況較容易,而用退休后的閑余時間寫一本書則困難一些。后者困難的原因是,人們不善于積累無形資產,不善于用今天與未來做交易。用今天和未來做交易是聰明人的選擇,而用今天和未來做交易的最聰明的辦法就是: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有規(guī)律地鍛煉,從而減少了未來的醫(yī)療成本。形象地說,這是一個現在去球館還是未來去醫(yī)院的選擇。只要一個人安排更多的時間、支出一定的現金去球館鍛煉,那么他離醫(yī)院就越遠。去球館鍛煉與到醫(yī)院就醫(yī)是近期互補、遠期替代的關系。(1)站在近期的角度看,體質增強了,可以減少得病的概率,同樣是得?。ū热缌鞲校?,身體素質好可以少吃藥,相對于不鍛煉的人所用的恢復時間要少。也就是說,好的身體素質的近期效用,與藥品存在著明顯的互補關系。(2)站在遠期的角度看,體質增強,積累下抵抗重大疾病的素質,消除了重大疾病的隱患,因此可以免于未來住進醫(yī)院。當然,并不是百分之百的鍛煉者均能免于重大疾病,但是,即便重大疾病發(fā)生了,鍛煉積累下的抵抗素質同樣能減輕疾病帶來的痛苦,也能為家庭節(jié)省醫(yī)療方面的開支。也許當下的100元的體育鍛煉投入,在未來可能因為通貨膨脹因素變成了1000元。假定陸續(xù)投入到鍛煉上的金錢,恰恰等于不鍛煉而發(fā)生重大疾病的治療成本,比較而言,鍛煉帶來的當下快樂還是能折合成更多的金錢的。比如,強健的身體使夫妻生活更加和諧,因此提高了夫妻在日常家務中的合作效率,減少了摩擦。實質上等于省了一大筆錢。更細一點說,家務效率的提高使家庭飯菜更加可口,這樣就會減少下館子的次數;還有,夫妻鬧別扭的概率小了,大大減少了摔砸家庭器具的概率。再比如,進行長期鍛煉會改變交往的圈子。新的圈子,有助于一個人更真實地認識世界。更重要的是,堅持長期鍛煉還會形成一種自律習慣,從而大大提高日常事務的處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