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取信任,比獲取權威更有價值
有些人在走上領導崗位后,就迷失在權力當中,他們控制他人,壟斷信息,對事諱莫如深,不輕易表露對人對事的看法,并且隱藏公司的經(jīng)營信息。這樣做,當然可以樹立其權威,但它也會吞食公司內(nèi)部的信任。
——杰克·韋爾奇
幾乎每一個管理者都十分看重自己的權威,當權威受到挑戰(zhàn)時,他們甚至可能惱羞成怒。有些管理者在樹立權威時,錯誤地強化自己的職位和職權,好像人家記得他是“官”,他的權威就樹立起來了。
所謂權威,就是使人信從的能力和威信。如果沒有下屬真心誠意的信任,權威就只是形式上的權威了,員工當面視你為領導,背地里罵你。這樣的“權威”,自然也不可能有效地號令下屬。相反,你在員工心目中信任度高,你的權威自然就樹立起來了。即使某一天你被撤職,淪落為一名普通員工,也照樣有一大群追隨者跟著你。
最近研讀了一些關于毛澤東的文獻,我認為,毛澤東就是一個靠高度信任來樹立權威的偉人。國民黨軍隊圍追阻擊,毛澤東率領隊伍四處轉移,長征期間的艱苦自不必說,即使在延安落下腳之后,也多次因為國民黨的飛機轟炸而驚險逃生。自始至終,都有無數(shù)人追隨著他。多少富家子弟和社會名流,寧愿拋棄富裕的生活,奔赴生活艱苦的延安,就是沖著對毛澤東和他所帶領的團隊的信任。他們相信,這位領袖和他的團隊,才是中國的希望。如果僅僅從地位上來說,蔣介石的權力要高得多,他既是黃埔軍校校長、國民黨一把手,又有國際上的認可,尤其是美國的支持。但是,民眾的支持卻一直傾向于共產(chǎn)黨這一邊,帶領民眾邁進新中國的也是共產(chǎn)黨。
獲取信任,比獲取權威更有價值。在企業(yè)里,我們也可以看到類似的情形。有的管理者開著公司的好車,坐在寬敞的辦公室里指手畫腳,出入則耀武揚威。表面看來,他們風光無限,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威。但事實上,當他們遇到困難時,可能連一個最基層的工人也叫不動——除非是他管轄范圍內(nèi)的人,他可以使用強權。相反,有一些很低調(diào)的管理者,卻擁有大量“粉絲”,當他有什么困難時,這些“粉絲”們爭先恐后地幫他解決,正如毛澤東當年坐在延安的黃土坡上,一言不發(fā),全國卻有千千萬萬人在等待著他的號令一樣。
領導者如何去獲取信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