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拉斯洛·比利伊(2)

金融異術:與頂級技術分析師的對話 作者:(美)羅聞全


金融異術:與頂級技術分析師的對話第二章拉斯洛·比利伊(LaszloBirinyiJr?)  也許是商業(yè)學校里的課程給我?guī)硪稽c好運——我通過夜校了解了一些MBA課程,因此,我意識到,要爬上這個梯子,我還有很多事要做。于是,我開始對了解股市運行產生了非常濃厚的興趣。我找來各種各樣關于股票交易和股市運行方面的文章和書籍,因為我畢竟是坐在交易席上,要靠股票交易吃飯的;在這個行當里,每個人都要學上12到18個月的時間。我把很多時間和精力都花在收集和閱讀各類文章和出版物上,當時,我用心研究的一個課題就是交易成本。在1975年左右,我只找到5篇關于交易成本方面的文章,其中的一篇文章就發(fā)表在《密西西比評論》(MississippiReview)上。在那個時候,即使你把所有介紹交易成本的資料摞在一起,也不會超過5半英寸厚。于是,我開始四處搜羅這方面的資料。

與此同時,市面上則有很多公開發(fā)行的市場通訊;這在當時就已經是一個規(guī)模巨大的行當了。我訂閱了所有這類通訊,并學習了歷史學的本科學位,這讓我學會了怎樣反映現(xiàn)實。這也是我第一次開始對市場如何運行以及如何發(fā)揮作用產生了興趣。

您是怎樣走上技術分析這條道路的呢?

在那個時候,介紹短期市場運動的所有資料都是技術性的。我對技術分析感興趣,是因為它能為我在與基金經理和其他交易員的交流中提供不一般的素材。

在這個領域里,是否有什么特殊的人或事給您帶來過啟迪?確實沒有。即使有,也談不上啟迪。我只是收集資料,然后保存下來,進行比較、研究和加工。大學畢業(yè)之后,我的第一次工作經歷是計算機業(yè)務。我擔任的職務是計算機分析員,因此,我的愛好是架構和數(shù)據庫。我詢問的越多,調查的越多,學習得越多,就越感到失望:原來這個行當是如此的笨拙和混雜。

我對技術分析的懷疑和批評,完全是因為無休無止的指標。有人曾寫過一篇關于波士頓的圣誕節(jié)降雪量的文章,這篇半真半假的文章把降雪量和隨后一周的股市運行聯(lián)系在一起。人們會自覺不自覺地去把所有東西和股市聯(lián)系起來。在牛市里,人們就會只盯著股市繼續(xù)牛下去的跡象,于是,人們就會說某些指標也能反映出牛市的特征;而在這些指標出現(xiàn)反轉時,人們對牛市的立場卻不會隨之而變。于是,突然之間,他們轉而會談論成交量,而不再是上漲線/下跌線(advance/declineline,ADL)。歸根到底,我對技術分析的興趣,還是出于我憤世嫉俗的習慣。我的意思是說,我發(fā)現(xiàn)這種方法根本就不管用。

另一個讓我感到失望的,說得好聽一點,就是技術分析師們表現(xiàn)出來的靈活性。不管市場怎樣動作,我都會在行情通訊中看到:“正如我們建議的一樣,市場已經如何、如何?!比绻逸^真的話,翻翻以前發(fā)布的行情通訊,我就可以說:“我根本就沒有看到你們在以前公布的4份、5份甚至6份通訊中提到這些呀?!辈贿^,他們的投資推薦總是用極端含混不清的語言,建議投資者去尋找那些擁有巨大發(fā)展前景的穩(wěn)健型企業(yè),這還用得上他們說。一兩個月之后,只要這家或是那家公司的股票上漲,他們就會大言不慚地說,這正是他們當初推薦的股票。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