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品嘗太陽和原子彈的氣味……(2)

看不透的英國 作者:馬建國


一張紙有如下的文字:

“大約45億年來,陽光一直是地球生命周而復始的源泉。而離我們這個星球最近的太陽似乎是一個在進行類似?子彈爆炸的化學反應的星球。所以,太陽主要是由氫、氦和銅、鋱、銻、銪等元素進行的化學反應。”

太陽的味道似乎也就順理成章地有了這些元素反應時釋放的味道——至少德國味覺設計師格扎?胥恩是這樣理解的。

把鼻子貼到文字下面的感應器,馬上感到有微微的“太陽味”迎面而來——這就是太陽的味道?

也許給洗衣粉做電視廣告的設計人應該有更多的發(fā)言權……

除了這個曾經(jīng)為寶潔、意大利的迪賽和英國的布迪卡等時尚公司設計香水的胥恩設計師之外,來自法國、美國、瑞典、荷蘭、日本和英國的香水和味道設計專家都應邀參加了桑德蘭大學家美術館發(fā)起的展覽。

對廣島原子彈的味道,在紐約和柏林給一些時尚公司和教育機構進行研究的克里斯托夫?勞達梅爾有這樣的說明:

“我們的鼻子是如何感知味道的,人們至今還沒有定論。”

現(xiàn)今,有兩種說法。其一,人的鼻子是對物體散發(fā)味道的形體進行辨認。鼻子里有各種形狀的感應器,空氣中不同形狀的味覺分子適合于鼻腔內不同感應器,就有不同的味道;另外一種說法是,味道是一種電子震動。不同振幅的電子會產(chǎn)生不同的感覺。而在第二個理論中,應該有同位素工作原理。同位素中子震動?能產(chǎn)生了味道。當時距離廣?原子彈爆炸很遠的人聞到的膠皮燒焦的味道似乎不可能支持所謂的形狀感應的理論,至少不同形狀的物質性顆粒不大可能瞬間傳播到如此遠的距離,而震動似乎更加合理。

那類似膠皮焦煳的味道的也就成了原子彈的味道……

一個在英國從事味覺產(chǎn)品研發(fā)的專家給人們“再現(xiàn)”了蘇聯(lián)1986年2月20日發(fā)射的“和平號”空間站里特殊味道。

不知是對前蘇聯(lián)的異樣情感還是別的什么原因,在參展的14個味道中,這個“和平號”空間站是最令人不好接受的——至少筆者和偶遇的幾位參觀者有同樣的感覺。

對“和平號”味道的文字說明也很有意思:

“蘇聯(lián)發(fā)射的這個在地球350千米上空飛行的空間站按照設計是一個軌道空間研究站。在15年的運行期間,104名科研人員在這個空間站進行了上千次實驗。為了使空間站上的東西得到最大限度的重復利用,上面幾乎所有的東西都進行了分子處理,但當時只有一樣東西被忽略了——那就是味道。

“當時,蘇聯(lián)的空間站沒有專門負責味道處理的專家,但‘和平號’上不缺伏特加。俄羅斯人把伏特加帶到了空間站,他們呼吸、排汗自然也就把伏特加的味道釋放到這個空間站??臻g站的空氣中原本有把水分還原成氧氣的裝置,但對這種味道的處理被忽略。這個空間站也就一直遭受這種伏特加味道之苦,一直到2001年3月23日,該空間站在斐濟上空的大氣層被解體?!?/p>

中國人常說,蘿卜、白菜各有所愛,“和平號”的味道也許有人喜歡,但那伏特加和腳臭味摻和在一起的味道至少筆者不堪忍受。不知道這位沒有上過“和平號”的專家是怎么創(chuàng)造出這個味道來的。

聞了所有的展品之后,感覺最受用、與市場銷售的香水最接近的要數(shù)“泰坦尼克香水”啦。文字介紹說,當時有一個德國人在皮包里帶了一些原料,想到紐約靠香水創(chuàng)業(yè)在美國發(fā)財。不成想游輪沉入海底。但后?人們在巨輪殘骸中無意發(fā)現(xiàn)了這個皮包,打開一個瓶子竟然芳香四溢。

制作這個接近現(xiàn)代的國際香型的展品好像是最容易的。

臨別,展覽組織人布萊克森送給我《若非子虛烏有——瀕臨滅絕和不可能的味道》一書,里面有14個參展味道的故事,每個故事都配有一頁特殊味道的試紙——包括太陽的味道、“和平號”的氣味……

味道展覽的稿子發(fā)了。我自然聯(lián)想到一個問題:英國人到底應該有什么味道?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