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每個人都是花色的(2)

承認不完美,心靈才自由 作者:(美)科茲


猶太智者布南對弟子說:“每個人都必須準備兩個口袋,右邊口袋裝的字條是‘我創(chuàng)造了世界’。左邊裝的是‘我是無名小卒’。這樣,你就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要,隨手取用。”

追求永恒的幸福只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因為真正的情感只能建立在真實的生活之上。人們需要接受自己,需要接受這個善惡美丑皆而有之的世界。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發(fā)現(xiàn)人類世界的本性。

早在公元二世紀,羅馬教皇就曾提到過人們內(nèi)心的善惡之爭。他說,每個人的內(nèi)心都有兩個天使:一個好,一個壞。人們并不能完全擺脫內(nèi)心的“墮落天使”,因為我們生而有罪,從來都不完美。關鍵是:我們能否戰(zhàn)勝自己的罪孽?

要想“戰(zhàn)勝罪孽”,必須先承認罪孽,接受不完美。

一個人問波曼教父:“要是犯下了可恥的罪行,我的良知便會譴責我:‘你為什么又犯了罪?’”

教父告訴他:“當人誤入歧途的那一刻,要是他能說,‘我犯了罪?!撬淖锪⒖叹蜁K止。”

人性在矛盾中領悟、接受和實踐?!懊堋笔潜砻嫔系臎_突:兩件事物看似相互排斥,但事實未必如此。“正方形的圓”、“圣徒般的罪人”、“虔誠的傻瓜”,這些前后矛盾的概念,只不過是人們對事物的強行劃分,而真實的事物都是充滿了矛盾。對矛盾的坦然,是理解和接受自己的開始,只接受其中的某一部分,就是在否認矛盾,否認人性。誠如愛默生所說,“只要是人,都有缺陷。人無完人,不是少數(shù)人,而是每一個人,這其中就有你和我?!?/p>

否認人性的矛盾,就容易落入自負的圈套。

猶太人克雷澤是一位著名的智者。一天,有一位門徒問智者:“老師,我如何才能避免罪惡呢?”克雷澤答道:“如果你能避免犯罪,恐怕你就會陷入傲慢這一更大的罪惡!”

還有一個類似的故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