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9.害怕成為大人

三十歲的心理學(xué) 作者:金惠南


我那還是高中生的女兒十分不情愿成為大人,她問我——

“為什么一定要干活呢?”

是啊,如果能夠不長大那該有多好啊。那樣,我們都可以不干活,可以永遠(yuǎn)生活在開心和充滿趣味的世界之中;不用每天早起,不用在上班路上擔(dān)心今天會不會遲到,不用在公司討好上司,不用一直擔(dān)心自己的孩子會不會出事,不用費心思去想今天要吃什么穿什么,不用每個月都那么辛苦地去還貸款;想離開時可以毫不猶豫地離開,想睡就睡,想吃就吃,想玩時可以盡情地玩……能夠這樣的話該有多好???

“如果有不用干活也能過得開開心心的地方的話,我一定會第一個跑過去?!蔽覍ε畠赫f?;卮鹆伺畠旱膯栴}后,我跟她一起好好想了一下到底有沒有這樣的地方。當(dāng)然,如果一直保持純潔、天真爛漫的童心的話,這種不用干活也能夠過得開開心心的地方的確存在。

第一個方法就是自己獨自前往荒島。河里流的是牛奶,所有的樹上都長滿了好吃的果子,不用擔(dān)心溫飽問題,也不用擔(dān)心冷暖,更不會有危險,那是像樂園一樣的荒島。

“如果有那種地方的話,不能和朋友或家人一起去嗎?”女兒反問我。

我告訴女兒說,如果人多的話我們就得制定誰去摘水果,誰去擠牛奶,誰收拾垃圾等一系列秩序與規(guī)則。定完秩序后,我們還要挑選準(zhǔn)備食物的人。這一切都需要我們操心。所以,最后的結(jié)論就是,想不干活的話就要一個人去荒島。

第二個方法就是去尋找阿拉丁神燈。只要我們用手一搓,神燈就會幫我們實現(xiàn)所有的愿望,不用動一根手指頭我們就能得到所有的東西。但是,如果所有的東西都非常充足,我們的欲望也會隨即消失,沒有欲望也就沒有追求,那么生活就會失去趣味。最后,我們不就成了被他人飼養(yǎng)的會做夢的機器了嗎?更不可行的是,我們可能需要投入一輩子的時間來尋找這個阿拉丁神燈。

另外一種方法就是像彼得?潘一樣飛往夢幻島。那里充滿了趣味和冒險,那些尋找食物和蓋房子的苦力活,可以讓其他迷路的孩子去做。但是,為了這一切,彼得?潘還需要教會孩子們尋找食物的方法,還要保護他們不受印第安人和霍克船長的侵襲。雖然可以為所欲為,但也需要擔(dān)負(fù)起沉重的責(zé)任和義務(wù)。

是不是你也害怕成為大人,所以像彼得?潘一樣向往著夢幻島?

非常可惜,我們所處的現(xiàn)實生活中沒有夢幻島。這種幻想根本不可能實現(xiàn),因為現(xiàn)實世界與夢幻島不同,它有著非常冷酷、嚴(yán)格的生存法則。在現(xiàn)實生活中,時間會一直流逝,所有的東西都會改變,為了生存,我們需要經(jīng)歷無數(shù)次競爭,得到任何東西都必須付出相應(yīng)的代價。生活中,我們會失去大大小小的很多東西,隨著年齡的增長還需要肩負(fù)起更加沉重的責(zé)任。并且,在生活的盡頭,我們還需要面對死亡。如果在這種冷酷的現(xiàn)實中真的有永遠(yuǎn)純真而又充滿青春的夢幻島的話,那我們像浮士德一樣寧愿出賣靈魂也要去,就是一種理所當(dāng)然的心理了。

但是出賣靈魂意味著將會失去所有的感情、思考能力和記憶。失去記憶意味著失去過去和未來,隨之也會失去對這個世界的期待和希望。以這樣的狀態(tài)去夢幻島的話,我們將不再快樂。失去記憶和希望也就意味著失去了自我。所以,這可能是比死亡更加痛苦的事。

而且夢幻島只有一個彼得?潘就足夠了,因為彼得?潘一直希望能夠成為唯一。萬一有兩個以上的彼得?潘,那就不會再有天真爛漫的歡快的冒險,大家很可能會為誰成為唯一的彼得?潘而展開殊死搏斗。

但這也不代表我們無法再向往夢幻島或夢想成為彼得?潘。我們可以把這個想象之島留在心中。因為我們可以從過去的美好記憶和充滿希望的夢幻島中獲得可以在現(xiàn)實生活中生存下去的力量。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