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充滿奇想的一年》4(3)

充滿奇想的一年 作者:(美)狄迪恩


事故發(fā)生之后好幾個星期,我反復對自己念誦《露絲·埃爾默》那首詩的最后兩句,努力讓自己停留在正確的道路(也是一條狹窄的路,一條不會回到過去的路)上。那是瓦爾特·塞維奇·蘭多爾Walter Savage Landor(1775-1864),英國詩人、作家。1806年寫的悼亡詩,哀悼埃爾默勛爵年方二十卻死于加爾各答的女兒。自我在伯克利念大學以來,我一直沒想起過《露絲·埃爾默》,但此刻我想起的不僅是這首詩,還有大部分我在課堂上聽到的對它的分析。上那節(jié)課的老師曾經(jīng)說,《露絲·埃爾默》之所以能夠打動人心,是因為前四句對死者大加吹捧從而毫無意義的贊揚(“啊,出身尊貴的家族/啊,相貌美艷/品行端正,舉止優(yōu)雅/露絲·埃爾默,這全都是你的優(yōu)點”),通過最后兩句“備極哀怨的名言”轉(zhuǎn)變成一種突然的、甚至令人震撼的解脫。后兩句非但點名了哀悼的地位,還指出了它的極限:“我將獻給你/一個夜晚的回憶和嘆息?!?/p>

“一個夜晚的回憶和嘆息,”我記得那個老師重復說,“一個夜晚。一個夜晚。本來可以說所有的夜晚,但他沒有說所有的夜晚,他說的是一個夜晚,不是一輩子的事情,而是幾個小時的事情?!?/p>

備極哀怨的名言。顯然,因為《露絲·埃爾默》已經(jīng)嵌入我的記憶中,我像一個本科生,將它當作是對生者的開導。

2003年12月30日。

我們在貝斯·以色列北院六樓的重癥監(jiān)護中心探望了金塔娜。

在那兒,她又度過了二十四天。

異乎尋常的依賴(這是“婚姻”、“丈夫和妻子”、“母親和孩子”、“核心家庭”的另一種叫法嗎?)并非導致復雜的或者病理學的悲哀發(fā)生的惟一情況。我在那本書中看到,另外一種情況是悲哀的過程被“外在因素”打斷,比如說被“葬禮推遲”或者“家中有人生病或者再次死亡”打斷。我看到夏洛特維爾弗吉尼亞大學的精神病學教授、醫(yī)學博士瓦米克·沃爾肯對一種他稱為“再悲哀療法”的解說。它是弗吉尼亞大學為了治療“已確診的病理哀悼者”而發(fā)展出來的一種方法。根據(jù)沃爾肯博士的說法,在這種療法中,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

我們幫助病人回顧死亡發(fā)生的情景——它是怎么發(fā)生的,病人得知噩耗和看到尸體的反應,葬禮上的事情,等等。如果治療進展順利,病人在這個時候通常會發(fā)怒。這種憤怒起初沒有對象,然后指向其他人,最終指向死者。精神疏泄——畢伯靈(畢伯靈:1954,《心理分析和動態(tài)心理療法》,《美國心理分析協(xié)會會刊》卷2第745頁及以下)稱之為“情緒的重現(xiàn)”——到時可能出現(xiàn),向病人證實他確實有被壓抑的情感。利用對病人需要讓死者活著的心理過程的認識,我們從而能夠描述和解釋病人和死者之間原本的關系。

但沃爾肯博士和他在夏洛特維爾的研究團隊“對病人需要讓死者活著的認識”,以及他們“描述和解釋病人和死者之間原本的關系”的能力,究竟是怎么得來的呢?你觀察到我和“死者”在布倫特伍德公園看《點呼》嗎?你和我們一起到摩通餐廳吃晚飯嗎?事故發(fā)生四個月前,我和“死者”在檀香山的國家公墓,你也在那兒嗎?你陪同我們拾起緬梔子的花瓣,將它們放在不知名的珍珠港死難者的墳墓上嗎?事故發(fā)生之前一個月,你和我們一起,在巴黎的若內(nèi)拉赫公園被雨淋得感冒嗎?你和我們一起看了莫奈畫展,然后到康蒂餐廳吃午飯嗎?你和我們一起離開康蒂餐廳,買了那支體溫計嗎?我們兩個回到布里斯托飯店的客房,不知如何將體溫計的攝氏溫度轉(zhuǎn)換成華氏溫度時,你坐在我們的床上嗎?

你在那兒嗎?

沒有。

你要是在,或許能幫我們看懂體溫計,但你不在那兒。

我不需要“回顧死亡發(fā)生的情景”。我就在那兒。

我不需要“得知噩耗”,我不需要“看到”尸體。我就在那兒。

我控制住自己的情緒,我停下來。

我意識到自己正在不理智地朝夏洛特維爾這個素昧平生的沃爾肯博士發(fā)火。

在這種真正的痛苦的沖擊之下,人們不僅情緒低落,身體機能也失去了平衡。不管他們看上去有多么冷靜和鎮(zhèn)定,在這種情況下,沒有人能夠保持正常。他們的血液循環(huán)被擾亂,致使渾身發(fā)冷。他們悲痛難忍,導致精神緊張,夜不能寐。他們會冷落通常喜歡的人。永遠別強迫那些正處于悲哀中的人,絕對不能讓感情過于豐富的人接近他們,不管這些人和他們的關系有多么密切或親近。雖然得知朋友愛他們、為他們感到難過是一種極大的寬慰,但在這樣的關鍵時刻,應當避免讓任何有可能加劇其精神負擔的人或者事情接近新近喪親的人。如果人們的好意和安慰遭到拒絕,人們不應該覺得自己受到傷害。在這樣的時刻,有人陪伴對某些人來說是一種安慰,但也有些人連最親密的朋友都不愿見。

這段話摘錄自艾米莉·博斯特一本書的第24章。那本關于社交禮儀的圖書出版于1922年,第24章是《葬禮》。這一章詳細地教導讀者,從死亡發(fā)生時該怎么辦(“一旦死亡發(fā)生,有人——通常是訓練有素的護士——會把病房的窗簾拉上,并吩咐仆人將房子的所有窗簾都拉上?!保┑絽⒓釉岫Y的就座禮節(jié):“盡量安靜地走進教堂。如果葬禮上沒有人引導入座,在你大抵所屬的位置坐下。只有非常親密的朋友才能在中間過道的前方入座。如果你和死者只是點頭之交,你應該坐在后排某個位子,別惹人注意。如果參加葬禮的人不多,而教堂又很大,你可以坐在中間過道的末排座位上。”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