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wèi)若蘭:“聽上去,四姑娘倒像是跟她哥哥嫂子有些隔閡?”
五兒道:“四姑娘雖是東府的人,可她自小喪母,東府大老爺早早就棄家去道觀修煉了,前年死了,她哥哥嫂子也不怎么看管她。因此她常年住在咱們這園子里,跟二姑娘,三姑娘她們一起長大的!”
衛(wèi)若蘭嘆道:“即便如此,到底姑嫂一場,又何至于說出那些話來?”
那小丫鬟插嘴道:“真真這話論理不該我們說,咱們東府這位大老爺,哎呀,也太好色了些!略平頭正臉的,他就不放手了。怪道外頭的人都在傳言,咱們賈家的東府,只有門口那兩只石獅子是干凈的,只怕連貓兒狗兒都不干凈呢!”
五兒道:“四姑娘早些性情兒還好,這些年她也大了,只怕聽了這些傳言,心中不自在,便索性萬事不管,平時只沉迷于畫畫兒,對誰都是淡淡的!”
小丫鬟道:“不過倒也奇怪!我聽她屋里的人說,這些天,她跟寶姑娘倒走動得熱乎!”
五兒點頭道:“我也聽說了!像是寶姑娘給她弄了些什么西洋的畫冊,她愛得跟什么似的!”
小丫鬟感嘆道:“到底是寶姑娘!她家是皇商,滿城上上下下,怕是有一半都是她家開的鋪子,什么弄不來?”
衛(wèi)若蘭想了想,又問道:“那么,入畫呢?她被趕出園子后,去了哪兒?”
五兒:“在東府珍大奶奶那兒,我們都說呢,珍大奶奶怕是要留下她自己使喚了!”
衛(wèi)若蘭聽了,沉吟不語,只是抬眼望向四周――那一大片錦重重的繁花、澄澈如水晶般的湖水,湛藍(lán)的天空,那遠(yuǎn)遠(yuǎn)望去,在湖光水色間若隱若現(xiàn)的亭臺樓閣……大觀園幽雅美麗,宛若傳說中的世外桃源。他早就聽說,這是賈府的大小姐,被封為貴妃的賈元春在省親前所建造的一處園林。元妃省親后,又將它送給自己的家人――她降下懿旨,讓自己的兄弟姐妹在大觀園內(nèi)擇地而居。這座美麗的園林,是賈府的榮耀,也飽含了元妃對家人的一片深情厚意――可是,那生活在園子里的人,又是否感到榮耀和溫馨?
離開了湖畔,衛(wèi)若蘭獨自一人,負(fù)手朝藕香榭而來。竹橋長廊,曲折地延伸到碧水之中,時近午后,陽光在鏡面般的湖水上,反射出一片片耀眼的白光。一只朱紅色的小船,如酣睡的水鳥,靜悄悄地停泊在竹橋邊。
藕香榭的大門敞開著,走到門口,衛(wèi)若蘭抬眼望了望柱上掛的黑漆嵌蚌的對子,悄聲念道:“芙蓉影破歸蘭槳,菱藕香深寫竹橋。”再望向那湖心深處,是一大片的殘荷,花葉都早已枯敗,但仍能想象得到,盛夏之際,蕩舟至藕花深處,對于養(yǎng)在深閨之中的少女來說,該是多么愜意的一件趣事。再朝那西面望去,銀燦燦一大片蘆花正隨風(fēng)搖曳,如雪浪翻騰。
衛(wèi)若蘭沉吟著,悄然走入屋內(nèi),惜春正站在木案前凝神作畫。一張礬好了的生絹上,用畫筆細(xì)細(xì)畫出了一個人影,頭戴鳳冠,身著嫁衣,一張端麗的鵝蛋臉,眉目娟秀,神情溫婉――瞧這一身穿戴,應(yīng)當(dāng)是迎春罷。
衛(wèi)若蘭忍不住脫口贊道:“畫得好!”
惜春一驚,擱下了畫筆,轉(zhuǎn)過身來:“衛(wèi)大人?”
衛(wèi)若蘭猶俯首看著那幅畫:“這畫上的人物,形神俱出,如果我沒猜錯的話,就是迎春姑娘罷?”
惜春微微點了點頭。
衛(wèi)若蘭:“畫自然是好的,只是這畫法卻甚是特別,從未見過!”
惜春不無得意地:“那是我近日來在西洋油畫的技法上汲取了些許精華,獨創(chuàng)了一種‘傳影寫照’的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