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都柏林項目僵局(1)

外交與建筑 作者:(美)簡·洛菲勒


第十章:

都柏林項目僵局

1957年,《生活》雜志年終特刊刊登了題為《美國的海外世界》專輯,并配以效果圖和照片介紹了美國在倫敦、新德里、巴格達、阿克拉以及曼谷的使館項目。專輯強調了外交建筑同美國全新的外交利益與使命之間的聯(lián)系,專輯出版的同時,紐約舉辦了一場同一主題的建筑展覽。展覽的贊助方包括美國建筑師協(xié)會紐約分會、紐約建筑聯(lián)盟、《生活》以及《建筑論壇》?!督ㄖ搲愤€發(fā)表了一篇長達10頁的文章介紹外交建筑局及其許多在建的項目。美國建筑師協(xié)會曾于1954年在華盛頓主辦首次外交建筑局成果展,把外交建筑項目作為展示其會員作品的舞臺而給予一貫支持。1957年,在美國建筑師協(xié)會百年慶典上,協(xié)會主席利昂·夏特蘭向副國務卿幫辦亨德森頒發(fā)了榮譽獎狀,肯定了外交建筑局的杰出成就。外交建筑項目贏得了廣泛贊譽,取到了很高的成就,似乎穩(wěn)穩(wěn)地成為了美國外交政策的一個組成部分。而外在表象是帶有欺騙性的,就在慶功的同時,外交建筑項目也陷入了嚴重的麻煩之中。

1958年,謝普利致函副國務卿克里斯蒂安·赫脫,信中提到了社會上對外交建筑項目的稱贊,但他的本意是想提請赫脫注意那些可能很快會有損于外交建筑項目的問題。謝普利之所以致函赫脫說明他的擔憂,是因為他相信對建筑感興趣的赫脫能聽得進他的建議。他要讓赫脫知道,有人正企圖把一些“保守主義分子”塞到咨詢小組中,他說有人想通過將外交建筑局與其他的政府房地產機構合并來破壞外交建筑局,使之降格為“普通平庸的政府機構”。謝普利還回應了有關外交建筑局局長休斯正計劃把外交建筑局的項目(和他本人)轉交負責所有國內政府房地產項目的聯(lián)邦總務管理局(GSA)的傳言。他敦促赫脫介入,以免外交建筑局的建設任務受到損害。謝普利告訴赫脫(赫脫曾在哥倫比亞大學建筑學院短暫學習,并且也曾做過外交官):“這將是你對我們國家建筑事業(yè)的最好貢獻”。謝普利懇請他不要讓曾給政府帶來巨大榮譽的外交建筑項目受到無辜傷害。

謝普利正確感知到即將會出現(xiàn)的問題,但卻錯誤判斷了造成問題的原因。正當謝普利和他的同事為優(yōu)秀建筑師的匱乏、設計標準的降低、頑固的保守派被委派到建筑咨詢小組、政府可能重組等等狀況而感到痛惜之時,他們所沒能看到或僅僅模糊理解的是,來自國會的壓力才是對外交建筑項目的最大威脅。1957年,亨德森在參議院外委會作證時表示,現(xiàn)有資金授權已不能滿足下一年外交建筑項目的需要。外交建筑局局長休斯向國會申請1億美元的五年期建設項目也遭到了拒絕。

當國會再次就國務院的撥款舉行聽證會時,海斯已經成為眾議院外交事務小組委員會的主席。1959年,休斯向海斯的小組委員會證實,外交建筑局只剩下1 009.5萬美元的經費,而且全部是外幣。由于外交建筑局的美元撥款已經用完,無力再用美元支付美國建筑師和承包商,也無力支付在美國國內采購的電梯、空調、管道或其他物品和服務。休斯將1959年的兩年期項目撥款申請減為5 000萬美元。但外交建筑局在1959年并沒有得到任何新的資金,此后的1960年、1961年、1962年皆是如此。在這四年間,外交建筑局只能削減項目數(shù)量、中止所有新項目、暫緩在建項目,同時也不再召集建筑咨詢小組評審新項目。

外交建筑局還有三個潛在的資金來源:剩余的對應資金或信貸,出口美國剩余農產品的收入(即最初的“食品換和平”計劃),以及出售現(xiàn)有房地產。但即便是把這三項加起來,也無法滿足整個外交建筑項目的需要。國外信貸倒是還有,但和美元一樣,它也必須得到授權才能使用,而國會也不再傾向于簡單地把這些國外信貸視為正在流失的資產,非要通過新的外交建筑項目來彌補損失。更有甚之,這些由財政部掌握的9億多美元國外信貸,92%被指定為軍用專款和其他一些特定用途,剩余可供支配的建設資金也只夠用于美國在80個國家中的33個項目。外交建筑局不能在不同國家間調配資金,除非調配國同屬這33個國家范圍內部;外交建筑局也不能在那些具有重要戰(zhàn)略意義的地方動用“食品換和平”計劃基金。就像休斯 1959年在證詞中指出的那樣,能使用國外信貸的國家中沒有一個是新獨立的非洲國家,而恰是這些新獨立的非洲國家才是最迫切需要建設項目的。出售現(xiàn)有房地產所得僅僅是作為預算的補充,而外交建筑局根本不可能靠房地產項目投機來維持運作。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