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更更,三暝暝,四數錢,五燒香,六拜年?!边@句民間諺語的意思是,20歲時男人血氣方剛,每更(即2小時)可有一次性生活;30歲左右的男性身強力壯,每晚都可過性生活;40歲年近不惑,要像數錢那樣“一五一十”,隔五天過一次性生活;50歲時知天命,不要再逞強,要像燒香拜佛那樣,逢初一、十五進行一次性生活,即保持每半月一次的頻率;到了60歲,男性應以保養(yǎng)身體為重,此時性生活要像拜年一般,一年一次為宜。
這句諺語旨在規(guī)勸人們適度節(jié)欲,避免房事過度損害健康,如50多歲的人,身體各項功能都有所衰退,需要更多的時間休息,因此不可時時沉浸在歡娛之中;60多歲的人,對欲望的需求日漸減少,加上體力不支,各種慢性疾病也趁機而來,更應節(jié)欲。
在我國古代重要的性學著作《素女經》中,對不同年齡者應該如何把握房事節(jié)度,控制性生活的頻率也有相應說法:“人年二十者,四日一泄;三十者,八日一泄;四十者,十六日一泄;五十者,二十日一泄;六十者,當閉經勿泄,若氣力尚壯盛者,亦不可強忍,久而不泄,致生癰疾。”
《素女經》也好,諺語也好,古人箴言雖有合理性,但也不是絕對的。況且男人的性欲與年齡也并非絕對成反比。隨著社會的進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們保養(yǎng)意識的增強,人們的性壽命大大延長,現在70歲的男子仍然“性致勃勃”已是十分平常。因而,現代男性具體行房的次數還需結合自身體質、心態(tài)與健康狀況等。20多歲的人也同樣不能盲目逞強;40多歲的中年男性只要身體允許,多次行房未嘗不可;五六十歲的男性若仍然健壯,也不必盲目遵循這條規(guī)律,只需適當節(jié)度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