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考公務員未必是好出路(2)

聽戈說職場:野生狀態(tài) 作者:劉戈


在杭州,有個不是很主流的景點,叫萬松書院,在西湖東南方向的山上,現(xiàn)在這個地方的名氣來自于定期舉辦的萬人相親會。為子女的婚姻瞎操心的父母們聚在這里,以兒女的代理人身份尋找姻緣機會。相親會誕生在這里的緣起是因為這里是傳說中梁山伯和祝英臺一起讀書的地方,因此這個地方被看做是一個可以誕生愛情和姻緣的寶地。中國人在很多方面牽強的聯(lián)想會制造很多不可思議的怪象,要是因這里有梁祝的愛情背景便可以更容易促成姻緣,那這姻緣的下場豈不是投墳化蝶?前些年還聽說一幫腦子進水的人攛掇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故事,要在華清池打造出來一個中國愛情節(jié)。你讓誰來參加?公公和兒媳婦一起來?

我來萬松書院本來是瞻仰緬懷這段偉大愛情的,結果在書院看到的主要內(nèi)容卻是一個科舉制度展覽館,畢竟梁祝的故事只是傳說,而書院和科舉之間的關系卻是有據(jù)可考的。看完展覽我搞明白了,原來這書院就是一個“公務員考前輔導班”,只不過這輔導班要上三年之久。

院子里有一棵大榕樹,傳說趕考之前,生員們都會把自己及第的夢想寫在紙條上,綁上一塊小石頭往樹上扔,紙條掛得越高說明考中的機會越大。寒窗苦讀三年,真正能考上舉人直接做官的總是鳳毛麟角,大部分學子的命運是回鄉(xiāng)辦個私學,以幫鄉(xiāng)鄰寫個書信啥的維生。

國家機關的公務員考試應當相當于科舉的殿試了,中了就是進士。但一百個參加考試的人只有一個有被錄取的可能性,與投入的時間成本、經(jīng)濟成本不成比例。從投資的角度說這件事,基本相當于用買股票的資金量來買彩票——投入產(chǎn)出比雖然仍然是正相關,但盲目性顯而易見。盡管全國人民都是這次考試的間接受益者,因為將有這么多通過考試——這種我們現(xiàn)在能夠找到的最公平合理的途徑選拔出來的優(yōu)秀人才充實到公務員隊伍中來,為大家提供更優(yōu)質(zhì)的公共服務,但我還是為一百萬青年精英花費掉的巨量時間而惋惜。

不可否認,巨大的就業(yè)壓力和公務員可見的種種好處,讓考公務員的行為看上去的確是一種符合經(jīng)濟學原理的理性選擇。但如果我們把一生作為職業(yè)選擇的考量依據(jù)的話,這里的理性成分就要打個折扣。

你的第一份工作一定要是一個可以讓你得到鍛煉、學到東西的地方。一位人力資源專家說了這樣一句話,當時讓我心里震動了一下:其實,我們是為自己的履歷表活著。五年以后,當你在機關里升職無望的時候,你想想,你的履歷和一個在商戰(zhàn)中打拼了五年的白領誰更有競爭力?當然你很可能有成為一名處長的能力和機會,但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那是一個低概率事件。在邁向商業(yè)社會的今天,從經(jīng)濟和社會的各個角度來看,未來處長的職位肯定不會更多,但商業(yè)人才和技術人才的需求是無限的。

在任何一個發(fā)達國家,公務員都是優(yōu)秀人才在企業(yè)、學術機構后的第三選擇,而中國,正走在大國崛起的路上。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