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宏觀經濟:中國經濟將度兩年“蜜月”(4)

財富預言 作者:《證券市場周刊》主編


其一,經濟增長底部回升,但仍低于潛在增長率,總體上存在負的產出缺口。據我們預測,2009年經濟增長率為8.3%,2010年經濟增長率為8.5%,經濟是底部回升,但增長率仍然低于潛在經濟增長率(10%),產出缺口仍然為負,在這種情況下,物價很難出現大幅度上漲。

其二,從貨幣供給角度看,貨幣供給增加并不必然意味著物價回升,更關鍵的是看貨幣存在形式。假如是以準貨幣(譬如定期存款)形式存在,貨幣供給增加再多對物價的影響也是有限的。只有當大量貨幣以現金或活期存款等交易性貨幣形式存在時,物價才會面臨較大的上漲壓力。

從目前情況看,由于經濟逐漸復蘇,活期存款占企業(yè)存款比重上升,但仍明顯低于2007~2008年出現通脹時的水平;M1增長率迅速回升,但仍低于M2(廣義貨幣,M1與儲蓄存款)增長率,M1和M2增長率的“剪刀差”仍然為負并且仍處于近年來最低水平。在這種局面沒有改變之前,物價很難出現大幅上漲。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伴隨著經濟復蘇,物價更可能是呈現溫和回升格局。我們預計,2009年CPI和PPI漲幅分別為-1%和-5.5%,2010年CPI和PPI漲幅分別為2%和3%。就年內來看,CPI和PPI將呈現U形走勢,CPI從三季度,PPI從四季度將開始明顯回升。

利多經濟和投資

經濟擴張初期溫和的通貨膨脹對經濟和股市都非常有利。

首先,看對經濟的影響,溫和的通貨膨脹有利于經濟復蘇和改善企業(yè)贏利。從中國工業(yè)企業(yè)利潤和GDP、PPI的關系看,經濟擴張初期工業(yè)企業(yè)利潤增長率和PPI走勢基本一致,只有經濟過熱時期,工業(yè)企業(yè)利潤增長率和PPI走勢呈現相反的走勢,這和我們的定性判斷基本一致。

我們預計,GDP從二季度開始工業(yè)企業(yè)利潤增長率也將呈現V形回升,四季度將恢復正增長,2010年將保持15%左右的正增長。

其次,看對股市投資回報的影響,溫和通脹時期,股市的投資回報明顯高于通貨緊縮和惡性通貨膨脹時期。按照通脹程度不同,通脹周期可以分為通縮、通縮緩解、溫和通脹、惡性通脹、通脹緩解五個階段。

不同時期股票投資回報率情況對比表明,溫和通脹時期股票投資回報率明顯高于通縮和惡性通脹時期。由此看來,未來兩年,也有望成為獲得較高的股票投資回報的好時期。  分析師簡介

李慧勇: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首席宏觀分析師。上海財經大學畢業(yè),2000年加入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具有8年的宏觀經濟研究經驗。在各報刊發(fā)表報告百余篇,擔任多家知名媒體特邀評論員。2008年獲《證券市場周刊》宏觀經濟最佳分析師第二名,代表性研究報告:《迎接通貨膨脹時代的到來》(2007.4);《要素價格和收入分配改革下的中國經濟》(2007.11);《走在向下周期的邊緣》(2008.3);《從政策性增長到內生式復蘇》(2009.3)。

機構點評

如今,中國經濟復蘇的趨勢已經越來越明顯。在這一復蘇進程中,申銀萬國首席宏觀經濟學家李慧勇先生是先知先覺的,關于這一點,他在2008年3月《走在向下周期的邊緣》和2009年3月《從政策性增長到內生式復蘇》的報告中對于本輪經濟周期運行的內在邏輯的部分做出了很好的詮釋。這也足見他力挫中國宏觀經濟分析師的群雄,一舉奪得《證券市場周刊》2008年“水晶球獎”宏觀經濟最佳分析師的深厚功力。

報告首先從中國積極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卓越效果著手,抽絲剝繭,來尋找到本輪中國經濟之所以在全球各國中鶴立雞群、獨樹一幟V形復蘇的三大動因:高儲蓄率、高效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和地方政府既有的投資沖動。

中國經濟2009年增長的驅動在于政府投資和房地產推動,而2010年將會轉為房地產和出口。根據李慧勇的測算,2009年GDP將增長8.3%,2010年將增長8.5%。但中國經濟當前的增長中存在一些結構性的問題,需要加大“三農”投入、推進資源價格改革和投入,并加快城市群建設,也就是中國宏觀經濟政策應該從過去半年多的“急救”轉為“養(yǎng)生”。

具有8年宏觀經濟研究經驗,同時也是報紙、雜志、電視、廣播等多家知名媒體特邀評論員的李慧勇還告慰市場,目前的充裕流動性能夠持續(xù),惡性通脹也不會到來,更可能是溫和通脹,在他看來,中國經濟將進入兩年左右的“蜜月”期——增長無憂、流動性無憂、通脹無憂。這一樂觀預期,對處在迷霧中的投資者來說,無疑是注入了一劑清新的興奮劑。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