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不知道什么是土虱,他仍在想老鷹的事情。
“您釣過魚嗎?”
對于鴨子這樣的問題,袁枚只是點了點頭。
“那么,我想你應該知道,如果把魚釣上來超過一小時,放在簍子里的魚兒就會奄奄一息,所以要經常在魚簍里放一尾土虱,由于土虱生性喜歡攻擊魚,魚群必須持續(xù)跳、躲、閃以避免其攻擊,因此即使經過數個小時,釣上來的魚還是活蹦亂跳的?!?/p>
袁枚大笑,“我以為你能說出什么高深理論來呢,還不是鯰魚效應,這個我早知道!”
“好吧,即使是鯰魚吧,只要組織里有人能適當地扮演鯰魚,刺激組織成員的生存力,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只不過魚與土虱的比率一定要掌握好,否則會弄巧成拙。”
袁枚不想聽了,因為這理論和田七郎的理論差不多,那么,選擇老鷹代替土虱或者是鯰魚就沒有什么分別了。
小鴨子仍舊堅持自己的觀點,還繼續(xù)發(fā)揮著:“在這樣情況下,主管人要有最佳的貢獻,必須很清楚地了解自己,同時維持自己的獨特性。不能當兩個成員一起共事時,因為在思想上和行動上往往被要求有某種程度的一致性而崩裂。其實,一群人聚集在一起,組成名為公司的組織是為了能夠共同實現自己無法單獨完成的東西。”
袁枚直撓頭!
“這雖然聽起來很老套,但它是最基本的。鼓舞人心的使命讓員工的每個工作日都充實愉快。任何企業(yè)組織都會有許多一致性的要求,反對一致性要求等于是反對紀律,結果會使組織產生混亂?!?/p>
袁枚站起來,說道:“我在想,到哪里去捉活的老鷹?”
“如果,你真要捉老鷹放進鴨圈里,那么,一定要提升成員戰(zhàn)斗力。企業(yè)主管應激勵部屬不斷學習,只有執(zhí)行能力強、有效率的部門經理人,才能協助員工發(fā)展,成為公司營運過程中具有生產力的角色。即使你請來了老鷹也就沒有可擔心的了?!?/p>
袁枚沒有聽懂,“小鴨子,我發(fā)現你的腦袋越來越不靈光了,我的確是想請來老鷹,可是你說萬一它把鴨子全吃了怎么辦?”
“你還真想到這點了,真是鴨子們之福!好吧,我有一個建議,如果你真請老鷹來為你效勞的話。那就要在每年進行一次例行評估。評估至少每年做一次,讓主管和部屬雙方都認清業(yè)務上所需的技能有何變化。明智的主管應明白,為維系整個企業(yè)在同行業(yè)中的競爭力,訓練總是必要的。放眼長遠的未來,主管應列出部屬所需的所有技能,然后找出欠缺部分或全部技能的下屬加強輔導。讓他們適應老鷹鋒利的爪。
訓練前,可先向績效差的下屬了解情況,比如:在某方面受過的訓練是否比同事少?哪些因素影響了工作表現?從事的項目管理是不是訓練不足?績效不夠理想,是情況異常,還是缺乏新的職務技能,或者是因工作的改變?額外的訓練是否有助于提升生產力?等等,你的肚子里必須要有這些東西。”
“的確,但是老鷹可不是吃素的,難道這樣就能避免老鷹吃它們嗎?”
其實,袁枚處處刁難,只是想讓小鴨子知難而退,想不到小鴨子的理論還真多!
“不錯!所以,你要為員工的成長負責任。主管促進員工成長的努力,不僅僅局限于技術訓練。在強化員工技能并練習分攤領導權的同時,就開始培養(yǎng)部屬在領導公司的策略計劃上扮演重要的角色。作為其中的一個成員,若不能自我追求成長,那么公司是不值得花費時間與金錢來協助他們成長的。”
袁枚若有所思地看著鴨子,眼神仿佛是在告訴鴨子,繼續(xù)說下去。
小鴨子就繼續(xù)往下說道:
“你應該讓剛加入公司的鴨子們清楚地了解企業(yè)的情況,同時要特別注意使他們發(fā)揮自我成長的驅動力。更重要的是,主管人員要簡單明了、身體力行地讓部屬了解:要成為成功的管理者,就必須不斷追求自我成長與發(fā)展。企業(yè)主管必須經常學習曾子的三省:‘我是否有足夠的活力?如何增強我的活力?’”
“這好像只有兩?。俊痹兑槐菊浀貑?。
小鴨子不管他,“未來企業(yè)經營的成效,決定于組織的活力。企業(yè)活力的精髓是能夠明智地擬定企業(yè)目標,以領導技能來獲得最佳的人選,并使他們煥發(fā)出活力,而使營運成果受到肯定?,F在,你應該明白了吧!”
袁枚有點明白,可還是有些不明白,翻了翻眼,“明天我就是找不到老鷹,也要找點動物回來!”
如果不是歷史記載下許多名人軼事,恐怕誰也不會知道袁枚和野鴨子的一段對話。如果不是袁枚的記憶力強,即使有這段對話,也不會有文字流傳下來。袁枚在記述這段對話的時候,自詡為這是歷史上最完整的人鴨對話錄。
事情可以這樣記述,當日,袁枚聽了小鴨子的一番話后就一個人跑下山去找老鷹。很自然的事情,他并沒有找到老鷹,而是在一處沼澤地里找了一只野鴨子。
袁枚已經習慣了動物們會說話,但是,野鴨子的話還是讓他吃了一驚。
野鴨子:你在找老鷹?
袁枚(大驚):你怎么知道?
野鴨子:別找了,其實你只不過想找一個企業(yè)活力而已,你看我怎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