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生活并非每個人都很清楚自己到底能做什么到底適合做什么,有4種人的存在讓我們看到生涯規(guī)劃多么重要。第一種人是經過探索、經過分析、經過生活的磨煉失敗,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始終把握自己職業(yè)的發(fā);第二種是父母老師給找份工作,自己是不是適合沒有好好想過;第三種是尋求方向型,不是特別清楚,但是知道命運應當把握自己手上,要去思考要去探索;第四種是迷失方向型,在大學里對大學生做調查,超過40%的人迷失方向。
現在很多人都是很糊涂的,很多東西實踐才能明白,就怕你最后還是不明白,在不清不楚中度過自己的職業(yè)生涯。為什么有這么多迷失方向的年輕人呢?很多年輕人生涯規(guī)劃的方法沒有科學的指導,或者指導不足,成績多少分就到分數相應的學校,這是非常盲目的。還有一種目前趨勢法,看現在社會上什么熱就干什么,就出現一種圍城現象。現在這個社會找工作非常不容易,很多人就想就這么著吧。有的男的認為不能當幼兒園老師不能當護士,其實現在這個社會最成功的不是男性化女性化而是雙性化的人,說的是性格,該出手時就出手,該細致時就細致?,F在很多人到招聘市場像逛市場一樣,完全憑著感覺走,比較盲目。
我們應當怎么做呢?我們怎么做生涯規(guī)劃呢?生涯規(guī)劃涉及三大領域:第一是個人信息,一個人的職業(yè)很多是離不開父母的期望的,比如教育世家,因為爸爸媽媽從事這樣的事業(yè),對這樣的行業(yè)耳聞目染,如果你做的是你喜歡的也是父母期望的是好的;第二個是市場信息;第三個是決策,很重要的是作出決策,不能永遠搜集資料,需要作出選擇。綜合的生涯選擇的模式包括生涯信息、工作的實踐,經濟發(fā)展不好,就業(yè)機會下降,經濟發(fā)展越好,越有更多的機會。生涯探索,可以到哪些地方得到信息?他人的影響,家庭的傳統(tǒng),社會的經濟地位,還有你自己的家庭,他人的期待,未來人生的計劃,他人的計劃,個人的自我支持,生活的態(tài)度,會涉及到這么多因素。具體影響職業(yè)生涯外在的因素是,就業(yè)機會的多少、社會經濟景氣、職業(yè)結構的變化、國家的相關政策;內在因素是自我技能、能力、興趣、職業(yè)價值觀、性格,性格影響很大,內向還是外向非常重要,如果你很外向當導游很好,如果你很內向最好是做編輯,不同的個性適合不同的崗位。職業(yè)生涯選擇的過程是這樣,我可以做什么?你要看看環(huán)境,經濟、社會、政治的,做出一些分析,看看機會、挑戰(zhàn)在哪里。我能做什么?衡量自己的能力、特長、學歷、性格,碩士畢業(yè)到清華大學當老師基本沒有可能,博士學位都很難進來,現在都是博士后,如果你就想當大學老師,那么你就好好學習去讀博士,這是入門的硬指標。和他人相比我的特點在哪里?你要清楚有什么特點?我想要什么?我個人、社會價值追求是什么?我覺得什么樣的生活是最主要的、什么是我最重視的?把這些知識做一個整合,做出選擇。
這樣的步驟不是我們個人能夠全部完成的,我們需要有一些技術、方法、專家?guī)椭?、自我認識。如何幫助孩子給他們一些建議,問問自己是誰、我想要什么、職業(yè)有什么需要、有什么發(fā)展,先是了解自己的興趣、性格、價值觀,有很多自我探索的方法,可以自己做決定,也可以大家做決定,也可以找職業(yè)輔導的專家做決定。現在國家有職業(yè)指導師,現在企業(yè)也有很多專業(yè)的訓練,從事這種新鮮的行業(yè),幫助當事人來提升自己的生涯規(guī)劃的能力。生涯規(guī)劃的能力包括幾大塊,第一塊是了解自己的興趣、所長所短、性格、特征;第二個是搜集有關生涯信息的能力;第三個是生涯決策能力,要學會做決定。決定后要推銷自己,如何讓別人知道你最適合。適應工作,在做的過程中明確工作要求、工作量如何,在工作中要長期做下去,知道有哪些規(guī)定哪些倫理道德要去遵守。先自我認識,機會認識,求職技術的培訓,執(zhí)行求職的計劃,不斷地學習進修,看自己在這個行業(yè)繼續(xù)做下去還是重新規(guī)劃,有一個過程。了解自己其實是最難的,因為人很復雜,人是不斷發(fā)展的,影響我們價值觀、性格、興趣、能力、經濟地位的因素非常多,我們很難認識自己,可以去尋求一些技術上的幫助,心理測評是很重要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