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的男人
且說嬴政追求尉繚,一而再,再而三,雖終得謀面,卻已是頗費了番曲折。后世有劉備追求諸葛亮,三顧茅廬,費勁更多更大?;蛴腥酥^,尉繚和諸葛亮兩人,裝腔作勢,為的是抬高身價。嬴政和劉備兩人,則是故作姿態(tài),虛修禮貌。如此評價,未免流于表面,不曾深究。其實,當(dāng)時的實際情勢應(yīng)是……
我們且從劉備和諸葛亮這一對曠世佳偶論起。
劉備和諸葛亮,早在見面之前,便已經(jīng)彼此聞名,互有好感,情愫暗生。本來,神交于千里,相忘于江湖,也是一樁浪漫之事。然而,劉備并不愿以此為滿足,他率先采取了行動,前去拜訪諸葛亮,希望和諸葛亮發(fā)生更進(jìn)一步的實質(zhì)性關(guān)系。
我們先分析劉備的心態(tài)。劉備第一次前去拜訪諸葛亮?xí)r,自然是帶有某種期望值的。
《笑林廣記》閨風(fēng)部里記載了一個名為“掮腳”的故事:“新人初夜,郎以手摸其頭而甚得意,摸其乳腹俱歡喜,及摸下體,不見兩足,驚駭問之,則已掮起半日矣?!憋@然,劉備并不期望諸葛亮如那個新婦一般,熱情似火,比他更猴急更迫不及待。劉備所抱有的期望,反而卻是希望諸葛亮不用給他面子,不來理會他,晾著他,對他的邀請,也拒不答應(yīng)。
為什么這么說呢?
可以肯定的是,劉備如此期望,并不是因為他有受虐傾向。當(dāng)時的劉備,境況窘迫,都四十六歲的人了,還成天受孟德公欺負(fù),東逃西竄,是以心理上有些自卑。與此同時,他又久仰那諸葛亮乃是當(dāng)世一等一的俊杰,所謂“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因此,從一開始,他便沒有將諸葛亮定位成一個對自己來說“不用天長地久,只需曾經(jīng)擁有”的尋常謀士,而是每每將諸葛亮比做姜子牙和張子房,自己則隱約以周文王和漢高祖自居,擺明了是想和諸葛亮踏踏實實地過日子,讓他做自己事業(yè)上的終身伴侶。既然找的是終身伴侶,劉備自然不希望諸葛亮一下子就被他見著了,見著了然后又馬上就被他勾引成功。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他劉備的心里就難免要犯嘀咕了:傳說中的諸葛孔明,水性楊花乎?今天他如此輕易便從了我,那下回別人也來請他,譬如那個長相比我?guī)?、腰包比我鼓的孟德公,那他諸葛亮豈不是從得更快?
另一方面,和孟德公、孫權(quán)等人相比,他能開給諸葛亮的待遇實在有限,他唯一的優(yōu)勢就在于,他那份百折不撓的癡情、死纏爛打的誠意。是以,他反而希望諸葛亮能冷落他,躲避他,給他機(jī)會來表現(xiàn)自己、證明自己。諸葛亮越是冷落他,躲避他,讓他剃頭的挑子一頭熱,他反而越是來勁,越發(fā)會把握機(jī)會,將自己唯一的優(yōu)勢給發(fā)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