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諸多文獻資料中,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體驗市場失靈的事例屢見不鮮。比如說,毫無商業(yè)道德的業(yè)務(wù)代理人,形形色色的商業(yè)欺詐,市場不能正常運轉(zhuǎn)的種種情形,無不讓公眾心驚肉跳,寸步難行,而所有這一切都成了作家和經(jīng)濟學(xué)家筆下的好題材,這為他們帶來滾滾財源。然而,這些好題材并不僅限于讓我們大飽眼福,其中還有更多需要我們?nèi)セ匚洞€中道理。我們看到的所謂壟斷高價和市場失靈,往往只是一種意料之外的市場運行方式。不妨看幾個例子:
酸檸檬:次品的難題
一輛售價為2萬美元的新車轉(zhuǎn)手的價格不會超過1.5 萬美元。為什么?因為按照通常的邏輯,人們只有在車子出現(xiàn)問題的時候才會愿意把一輛新車轉(zhuǎn)手。所以即使這輛車本身沒有問題,潛在的買家也會以為車有問題。他相信車主本人一定比自己更加了解車的狀況,所以車主必須為自己掌握的這種信息優(yōu)勢付出代價。
可如果這車確實有問題呢?在這種情況下,車主通常會等上一年再賣掉汽車。到了那個時候,人們對車子質(zhì)量的懷疑心理就會減弱;而且到了那時,由于有些人會賣掉那些雖然買了一段時間、可質(zhì)量仍然完好的汽車,這時問題汽車的車主就會魚目混珠,把自己的汽車一起出售,從而賣到超出汽車本身價值的價錢。
——摘自《魔鬼經(jīng)濟學(xué)》
故事確實很精彩——但只有一點缺憾:事實并非如此。只要是用過的車,不管有多新,都會大幅貶值,這種廣為流傳的觀點事實上完全是荒誕無稽的。我們只需稍加分析,便可以揭穿其中的謬誤。
在市場經(jīng)濟中,對于像《魔鬼經(jīng)濟學(xué)》作者列維特和都伯納所描繪的這種次品問題,作為非正常的經(jīng)濟現(xiàn)象,它的出現(xiàn)必然會創(chuàng)造一種贏利動機,促使某些企業(yè)家插手去解決這些問題。假設(shè)你以2 萬美元的價格購買一輛新車,但出于某種原因打算立即賣掉這輛車;同時,假設(shè)這輛車只行駛了幾英里,質(zhì)量上不存在任何問題,因此,你完全能按2 萬美元的價格賣掉這輛車。但是按照列維特和都伯納的觀點,你卻只能賣到1.5 萬美元。因為買車的人總會認為,賣家之所以想盡快賣掉這輛新車,肯定是車本身存在嚴重問題。在這種情況下,你會怎么辦呢?你真的會甘愿承受損失而賣掉這輛車嗎?
這里就存在著一個問題:你是否能花費一筆費用,比如說5 000 美元,去說服別人相信你的車沒有任何問題呢?如果用500 美元能不能做到呢?你能不能請汽車制造商幫你檢查一下,證明這輛車處于全新狀態(tài)呢?如果你能以500 美元的費用做到這一點,并在廣告中將制造商的證明告知潛在客戶,你完全可以按2 萬美元的原價賣掉這輛車,這樣,你就可以得到1.95 萬美元,而不僅僅是1.5 萬美元。
事實上,還有很多其他的可能性。例如,汽車制造商允許把被擔保人的資格轉(zhuǎn)移給新車主。不管擔保的范圍是3 年/36 000 英里,還是5 年/36 000 英里,即便真的是一輛破車,即便是第二次轉(zhuǎn)手,只要有人肯做擔保,買主就不會介意。此外,還有一些地方對使用過的車實行全額退款制度,比如說,在費城有一家專門從事二手車認證交易的經(jīng)銷商——CarSense 公司。該公司規(guī)定,對5 日之內(nèi)購買的新車可以實行全額退款。當然,這些做轉(zhuǎn)售生意的經(jīng)銷商,只是想通過剔除真正有問題的車輛來維護其聲譽。
我們還算幸運,因為要證明一輛車到底是不是次品并不困難。我曾經(jīng)對費城地區(qū)55 輛經(jīng)過認證的二手車價格進行過分析,這些車全部為2006 年生產(chǎn),并對汽車制造商的新車推薦零售價(MSRP)、認證舊車的二手價以及“凱萊藍皮書”(Kelley Blue Book ,美國一家頗有影響力的汽車資訊網(wǎng)站,提供新車和舊車的出售信息及價格。——譯者注) 網(wǎng)站的報價進行比較?!皠P萊藍皮書”的報價反映了一輛汽車的實際售價水平,它以美國各地汽車經(jīng)銷商的數(shù)萬個真實近期交易為基礎(chǔ)。我研究了40 輛使用時間不超過1 年的二手車,這些車輛的總行駛里程均低于1.5 萬英里(1 英里≈ 1.61 公里。——譯者注)。我之所以選擇這些車,主要是想預(yù)測一下使用時間在1 年左右的二手車到底能賣到什么價格。此外,另15 輛車的行駛里程不到5 000 英里,平均為3 340 英里。
通過分析,一個問題很快就浮出水面:行駛里程在幾千英里以內(nèi)的二手車,其售價幾乎完全等同于新車。(有關(guān)數(shù)據(jù)見表1-3) 認證后的二手車價格平均只比新車的制造商推薦零售價低3 個百分點,而比新車的“凱萊藍皮書”報價高出3% ?!皠P萊藍皮書”的報價還進一步顯示,即便是私下交易的二手車價格,也只比“凱萊藍皮書”的報價低4% 。對于無法依賴品牌經(jīng)銷商認證的私下交易,其折扣之小的原因何在呢?原來制造商擔保仍然在保護著買主,這就是答案。
通過電話,我向“凱萊藍皮書”核實了我所選擇的樣本是否具有代表性,最終的答復(fù)是:如果他們對特定抽樣中所有汽車進行研究的話,也應(yīng)該能得到類似結(jié)果;這也就是說,即使新車行駛里程很可觀,也肯定不會出現(xiàn)轉(zhuǎn)手價格降低25% 的可能性。更可氣的是,在個別情況下,那些狀態(tài)極好的二手車售價甚至?xí)^新車制造商推薦零售價?!皠P萊藍皮書”的銷售代表表示,為了維持轉(zhuǎn)售價格水平,避免讓顧客感到經(jīng)銷商是在占自己的便宜,制造商常常要保證經(jīng)銷商不得按超過制造商推薦零售價進行銷售,即使是最時髦的車型也不例外。
如果說酸檸檬理論成立的話,就像列維特和都伯納所說的那樣,賣家“最好等上一年再拿出去賣”,那么,對于一部使用了一年左右的二手車來說,其售價就不可能比行駛里程只有幾千英里的二手車低很多。但事實卻證明,這個差額的確很可觀。換言之,使用一年左右的二手車售價非常低。這種二手車的認證價比新車的制造商推薦零售價低14% ,比新車的“凱萊藍皮書”報價低8% 。
一旦離開展覽大廳,汽車的價錢就會大打折扣嗎?我們不妨看看行駛里程在3 000 英里左右的二手車,針對2006 年的相同車型,對制造商推薦零售價、“凱萊藍皮書”報價以及認證車二手價格這三種報價方式在2006 年9 月27 日的比較(表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