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 章 如果丘吉爾使用了PPT
完美陳述需要什么樣的PPT
假如丘吉爾首相當年用PPT來完成那次舉世聞名的演說“我們將在海灘上戰(zhàn)斗”,不知道今天的世界將會變成什么樣子?
想像丘吉爾用PPT 發(fā)表動員演說
1940 年6 月4 日,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站在英國下議院的講臺前,準備發(fā)表慶祝盟軍成功撤離敦刻爾克的演說。
整個國家似乎沉浸在一片如癡如醉的快樂之中——盡管人員和設備均損失慘重,但最終還是從步步逼近的德軍魔爪中解救出了30 多萬盟軍士兵。但丘吉爾的任務并不是慶祝這場意外的大逃亡。他需要讓所有英國人為即將到來的更黑暗的歲月做好準備:
戰(zhàn)士們還在舔著流血的傷口;
工廠的工人正在夜以繼日更換損失的戰(zhàn)機、車輛和武器;
希特勒的軍隊將隨時大舉入侵。
但這一切中最重要的,是他必須向美國人發(fā)出明確的信息:歐洲正處于水深火熱之中,它需要美國人的幫助。在丘吉爾的政治生涯中,他曾經發(fā)表過無數(shù)重要的演說,但這些演說都無法與此相提并論。
他清了清喉嚨,從口袋里掏出寫著演說提綱的便條,口袋里的鑰匙和零錢發(fā)出金屬撞擊的聲音。他最后看了一眼便條,然后點擊了一下筆記本電腦上的前進鍵。一個標題盤旋著出現(xiàn)在大屏幕的最上方,標題的下面一大片的空白讓人浮想聯(lián)翩。
丘吉爾開始發(fā)言:“敦刻爾克:錯在哪里?”
所有目光都集中到大屏幕上,丘吉爾凝重強硬的語氣,毫不動搖的自信,以及大好的黑體字標題,讓在場上的所有人屏氣凝神。他用手指習慣性地在鍵盤右下角比劃了一下,然后輕敲了一下鍵盤,三個子彈符號掠過屏幕,隨后,字段以盤旋狀出現(xiàn)在問題下方的空白處。
他轉過身面對著大屏幕,點了點頭,似乎是在默默欣賞著自己的總結,然后又轉身再一次面對聽眾。
丘吉爾說:“我這里有很多圖表需要演示給各位,因此,如果各位能耐心地看完這些圖表之后再提問,我將不勝感激。”丘吉爾又用食指輕盈地點擊了一下鍵盤,開篇頁的新標題出現(xiàn)在大屏幕上。
“我想總結一下我們在法國和比利時采取的軍事行動,正是它們才導致今天的敦刻爾克大撤退?!?
首相開始了他的評說。伴隨著電腦發(fā)出的泡沫破裂聲,一個個單詞依次彈出到屏幕上,在丘吉爾的內心,這一聲聲泡沫的破裂聲,仿佛就是一個個倒下的盟軍戰(zhàn)士。他自己也不知道在座的議員們是否欣賞他的比喻。
丘吉爾說:“大家知道,是比利時國王向我們提出了援助請求,我們和法國人在最短的時間內派出援兵。遺憾的是,我們低估了德軍的軍力和能力……”
此時,首相已經找到了自己的節(jié)奏。隨著泡沫的破裂聲,越來越多的子彈出現(xiàn)在屏幕上,密集的幻燈片顯示了他長達幾個小時的充分準備,彰顯了 他的學識,而他對PPT 的精通,更使PPT 在數(shù)據(jù)表達容量和時間效率方面的優(yōu)勢,發(fā)揮到了極致。
幻燈片一張接著一張——顯示英國皇家空軍與納粹空軍戰(zhàn)斗機對比情況的表格;提請盟軍指揮部成員關注的組織圖;一系列包括文字與圖片、用于比較英軍與德軍損失情況的幻燈片;當然還有最令他引以為榮的一張電子數(shù)據(jù)表,列示了皇家海軍以及英國商船隊裝載和卸載的時間;在英國遠征軍撤退的關鍵階段,對英國消費者信心進行預測的總結。餅型圖刺眼醒目,表格內數(shù)據(jù)豐富,而從圖片庫里挑選的圖片,更是讓幻燈片豐富多彩,栩栩如生。在幻燈片里,居然找不到一張合適的飛機圖片用來說明英國皇家空軍的實力,這多少有點讓丘吉爾感到沒面子,好在熱氣球也能湊合著說明問題。
他停頓了一下,用手帕擦拭了一下面頰。他還特意把時鐘放在講臺上,旁邊是一支精致的激光筆,時鐘告訴他,已經超時了半個多小時,但還有3 張幻燈片需要講解。實際上,他已經為與會人員準備好演說的電子版文件,大家完全可以在空閑時瀏覽整個演說的內容。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是反對黨也不會怪罪他不注重細節(jié)。
他接著說:“最后,我想談一談納粹即將發(fā)動的侵略。我著重想強調的,是我們可以用來阻止這場入侵的幾種手段。”一張畫著交通警察正在執(zhí)勤的圖片,如同碎片緩緩匯聚到屏幕上。警察堅定地舉起手,指著圖片上的標題,斬釘截鐵地說:一定要阻止法西斯納粹的腳步!
“我們在很多地方擒獲敵軍的先頭部隊,”丘吉爾說,“我們的策略一直圍繞著有限的幾個想法,如果在座各位有什么高見的話,可以給我發(fā)電子郵件。至于其他的想法,只要大家愿意,我非常歡迎各位的賜教?!?
他再次按了一下前進鍵,9 顆子彈符號伴隨著雷鳴般的轟隆聲,同時閃現(xiàn)在屏幕上。他本來是想用10 顆子彈,但卻只出現(xiàn)了9 顆。這個“等等”當然是不包括在內了。然而,幻燈片依舊威力強大,強大得令人窒息。
“顯而易見,現(xiàn)在再來討論列表中的第一項為時已晚,但我們至少可以阻止敵人得寸進尺(Further) 。”他如果說“走得更遠”(Farther) ,是不是更合適呢?但計算機上的拼寫檢查功能對英語中的這種細微差異似乎無能為力。
“我覺得這些都只不過是自圓其說而已,”他說,“至于其他問題,最應該提到的,就是需要我們最親密的友邦‘美國’的幫助,既然如此,我們還是事不宜遲吧。在座各位都可以拿到這份文件的電子版?,F(xiàn)在,我想聽聽各位有什么問題。”他最后一次按下前進鍵:“感謝光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