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到澳大利亞就收到幾封電子郵件和幾通電話,原來是華人社區(qū)有組織號召悉尼華人于這個月(2008年4月)24日前往首都堪培拉保護圣火的活動。朋友在電話里說,圣火把華人華僑的愛國熱情激發(fā)了出來,報名人數(shù)已經(jīng)遠遠超過了預(yù)期,我雖然剛剛從大陸過來,但這里很多華人華僑知道我,所以希望我也加入,開車帶上幾個沒有報上名的華人一起過去。報上名的有專車接送,提供免費的早餐和午餐。號召人在信中說,這個月24日,一些反華組織、藏獨和疆獨的人將會組織阻撓火炬的抗議人群前往堪培拉。由于堪培拉華人較少,他們號召悉尼的華人華僑組織起來,前往支援。
華人華僑的愛國熱情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然而,作為一名研究國際問題的學者,我卻感到深深的憂慮。雖然知道在這個大家群情激奮的時候若把我的感受寫出來,會招致攻擊甚至辱罵,但如果不寫出來,我會良心不安的。
首先談一下我對于阻撓奧運圣火傳遞的看法。利用奧運圣火顯示自己的政治理念和訴求,不管作為中國人的我是否能夠接受,在西方這些自由民主的國家,是合法的。但如果使用暴力等方式,例如沖擊運動員、搶奪火炬,也許就觸犯了當?shù)氐姆?,那樣是要受到法律懲罰的。
對于奧運火炬在倫敦、巴黎和舊金山傳遞時受到的阻攔情況,我也都在電視和報紙上看到了。作為一個現(xiàn)在身處自由國度的中國人,我想說的是,任何人都有權(quán)利在奧運圣火下表達對自由、民主和人權(quán)的渴望與追求。
然而,我也看到了一些讓我不安的畫面:
第一,一些藏獨和疆獨打出了諸如“China Free Tibet”的標語,要知道這句話里的China(中國)看在華人華僑眼里是有不同的意義的。也許那些打標語的藏人是有所針對的,但你既然使用了“中國”這個詞,也就讓所有的華人華僑對號入座到他們心中的那個中國。
而在這些華人華僑的心目中,“中國”往往不僅僅指某個政權(quán),而具有模糊的象征意義,可以這樣說,每一個華人華僑心中都有一個“中國”——過去的中國、當今的中國,甚至是心中想象出的未來的中國。在他們心中的那個中國是不可能侵略西藏的,那個中國是不能在外國人,特別是西方人面前丟人現(xiàn)眼的。
第二,既然藏獨分子連他們的精神領(lǐng)袖達賴的話(不追求獨立,只要求自治)也可以不聽,公然要求西藏獨立,那么表明他們已經(jīng)不再是中國人。對于始終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華人華僑,保護北京的奧運火炬不受侵犯與侮辱,好像也是天經(jīng)地義和義正詞嚴的。
上面兩個分析可以說明為什么對奧運圣火的阻攔激起了絕大部分海外華人華僑心中的不滿,從而激發(fā)了他們的愛國熱情。我也把上面的分析送給這幾次阻撓奧運火炬的團體和個人。
下面我想對組織起來、即將在本月24日進軍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的悉尼華人華僑說幾點看法,供大家參考。
第一,無論在民主的發(fā)源地英國,還是人權(quán)的故鄉(xiāng)法國,抑或是現(xiàn)代民主制度的代表美國,又或是全世界移民的天堂澳大利亞,每一年都會發(fā)生不計其數(shù)的大大小小的游行示威,這是常態(tài)——想必生活在這些國家的華人華僑都看到了,也能夠理解。但針對某個游行示威去組織另外一場規(guī)模更大的游行示威以表示對抗的做法,則絕對不是任何民主制度下的常態(tài),甚至可以說違反了民主的游戲規(guī)則。
雖然歷史上也出現(xiàn)過反戰(zhàn)和反對反戰(zhàn)的游行,但對于一個要表達意見的游行示威,生活在民主體制下的人們都知道:沒有必要用煽情的語言去組織更大規(guī)模的游行和示威來對抗!
舉個例子,在上面提到的這些民主國家里,每一年都有好多起反政府或反對最高領(lǐng)導(dǎo)人(總統(tǒng)或者總理)的游行抗議活動。但大家也知道,這些國家領(lǐng)導(dǎo)人畢竟是多數(shù)人選舉產(chǎn)生的,按說,任何時候都能夠聚起更多的人群把反政府的游行示威壓下去。但在這些國家的歷史上,卻絕少出現(xiàn)過這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