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日]安本實:路遙文學中的關鍵詞-交叉地帶(1)

路遙十五年祭 作者:李建軍


路遙作品的舞臺在陜西省北部的黃土高原,也就是陜北地區(qū)。陜北自古以來自然條件惡劣,那里的農民祖祖輩輩面朝黃土背朝天,辛勤地開墾、經營著這片土地。改革開放以來,陜西省作為內陸省份發(fā)展緩慢,陜北仍然是特貧地區(qū)之一。路遙就出生在陜北這塊窮鄉(xiāng)僻壤一個貧苦農民的家庭里,直到1976年他27歲從延安大學畢業(yè),分配到西安市《陜西文藝》(一九七七年七月恢復原名《延河》)編輯部工作。路遙生涯的大半,也就是他一生最敏感的時期是在陜北度過的,可以說路遙是個地道的陜北人。從他的作品中可以窺見陜北的風土人情,以及生活在那片黃土地上的人們的大喜大悲。路遙的作品沒有一篇是以西安大都市為背景的,從這個意義上說,他是居住在西安的、專門描寫農民生活的“農裔城籍”①作家之一。廣義地說,是一位農村作家。

路遙的創(chuàng)作活動大致可劃分為以下三個時期。

第一期:1970年左右——1976年,這一時期他是一位業(yè)余文學工作者。他的戶口在農村,人卻在縣城(延川縣),一邊做臨時工,掙錢糊口,一邊從事詩歌、散文創(chuàng)作,直到進入延安大學中文系,系統(tǒng)閱讀、學習中外名著。就筆者所搜集的材料來看,這一時期共創(chuàng)作了長、短詩歌十篇,散文五篇(包括與他人合作),短篇小說二篇(其中一篇是小小說)。

第二期:1976年—1980年前半年,延安大學畢業(yè)后,路遙分配到《陜西文藝》編輯部小說散文組,陜西省文聯(lián)創(chuàng)作研究室。編輯工作之余,正式投入小說創(chuàng)作。這一時期他還探索如何擺脫“文革”文學的影響。總共創(chuàng)作了六篇短篇小說和一部中篇小說。值得注意的是路遙文學中第一部中篇小說《驚心動魄的一幕——一九六七年紀事》(1978年9月執(zhí)筆于西安)成為他以后創(chuàng)作的重要“契機”。

第三期:1980年后半年——去世。這是路遙形成自己獨立文學風格的時期。這一時期他把“交叉地帶”作為創(chuàng)作中的關鍵詞。以農村和城市在“交叉”地帶產生的矛盾沖突,尤其是改革開放政策實施后所發(fā)生的急劇變化為背景,著重描寫農村的實際面貌和農民的生活狀況,特別是傳統(tǒng)的封閉社會受到動搖、沖擊之后,農村青年所面臨的“人生選擇”。圍繞這一創(chuàng)作主題,這一時期路遙共創(chuàng)作八篇短篇小說,五部中篇小說,一部長篇小說。

第三期以《人生》為界線大致可分為前后兩期?!度松肥锹愤b的第一個創(chuàng)作高峰。這部中篇小說描寫一個農村青年渴望脫離農村以及由此遭受的種種挫折?!镀椒驳氖澜纭肥锹愤b的第二個創(chuàng)作高峰。這部長篇小說以1975年到1985年十年時間為背景,以一個農村青年所走過的歷程為主干線,全景式地描寫了陜北農村發(fā)生的巨大變化。前半期可以說是尋找、發(fā)現(xiàn)“交叉地帶”的過程,以下作品反映了這一過程的發(fā)展脈絡。以作品執(zhí)筆先后為序,它們是短篇小說《風雪臘梅》、《姐姐》、《月下》,中篇小說《在困難的日子里——一九六一年紀事》、《人生》?!度松芬院?,路遙尋找新的目標。不久開始了《平凡的世界》的構思和執(zhí)筆準備工作。第三期后半期中各短篇、中篇的執(zhí)筆、發(fā)表與《平凡的世界》的準備工作是同步進行的。有幾篇的內容與《平凡的世界》的部分情節(jié)結構有著類似和相通之處,總體上都屬于《平凡的世界》所要表達的主題思想,可以說是《平凡的世界》的習作。后半期可以說是路遙更加廣泛、普遍地展開“交叉地帶”的階段。以作品執(zhí)筆先后為序。它們是短篇小說《痛苦》、《生活詠嘆調》,中篇小說《黃葉在秋風中飄落》、《你怎么也想不到》、《我和五叔的六次相遇》以及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

本文特別選取路遙文學中的關鍵詞“交叉地帶”,集中探討這一關鍵詞和路遙個人經歷之間的相互關系。

路遙最早談到“交叉地帶”一詞是1981年10月在西安召開的關于農村題材小說的創(chuàng)作座談會上。他說:“農村和城鎮(zhèn)的‘交叉地帶’,色彩斑斕,矛盾沖突很有特色,很有意義,值得去表現(xiàn),我的作品多是寫這一地帶的……種種的矛盾……更多的是一種復雜的相互折射。面對這種狀況,不僅要認真熟悉和研究當前農村的具體生活現(xiàn)象,還要把這些生活放在一種更廣闊的社會背景和長遠的歷史視野之內進行思考?!雹俸髞恚?982年8月)他還提出這個詞是他創(chuàng)造的,他說:“這個詞好像是我的發(fā)明?!辈⑶艺f第一次解釋這個詞的意義是在上面提到的那次經濟、文化等所有領域,始終處在與城市有著巨大差別的狀態(tài)之下。坦率地說,是因為農村長久以來一直是城市發(fā)展祭壇上的犧牲品。對于上述社會現(xiàn)象,路遙并沒有采取大聲疾呼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他的作品多以城鄉(xiāng)差別為背景,描寫那些農村青年在這條無法逾越的鴻溝面前,徘徊、跳躍、遭受挫折等等現(xiàn)象。例如《人生》中的高加林,他居住的村莊距離縣城只有五公里,由于“鴻溝”的阻礙,他覺得自己似乎生活在別一個世界上(第三章)。路遙描寫“交叉地帶”的意義就是要揭示在這樣一個封閉的社會結構中,農村和城市的矛盾沖突。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