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子承認了么?”
“承認了,但她后來又推翻了自己的口供,并且一直堅決否認。當時社會上都稱她為‘昭和的女巖窟王’。①昭和三十五年,她死于獄中,享年七十六歲。昭和三十年代,文壇關于占星術事件的推理熱潮又死灰復燃,這或許是受到了媒體的大力宣傳,以及昌子至死也未承認犯案的影響。”
“警方對于昌子的懷疑,是否只是針對平吉一案呢,還是包括了阿索德命案?”
“我認為警察只是對整個事件的調查陷入了絕境,這時候出現(xiàn)了昌子這個具有最大嫌疑的人,所以就將所有的罪責推到了她的身上,希望有一天能夠屈打成招。當時的警察不都這樣么?”
“真是一群蠢貨啊,不過這樣沒憑沒據(jù),他們居然也能拿出逮捕令?”
“啊,怪我剛才沒說清楚,其實也不是正式的逮捕令。”
“說的也是!他們如果要抓什么人,根本不需要逮捕令。那檢察官呢?說了是她殺的嗎?”
“書上沒有寫?!?/p>
“判決呢?她上訴了嗎?”
“當然是死刑,因為她曾經承認自己殺人?!?/p>
“死刑!被害人可是她的女兒,難道沒有人提出異議嗎?”
“有啊,而且提出過好幾次申訴?!?/p>
“結果是否決吧?”
“唉……”
“不過話說回來,我認為昌子殺害那六名少女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這里面大部分都是她的親生女兒,如果一個母親為了保護自己而殺害子女,那簡直就是鬼婆①再世!”
“不過,昌子給人的印象的確不好,她是個很嚴厲的人?!?/p>
“那我倒要問問看了,或許現(xiàn)在才問也沒有多大的意義。在彌彥的時候,昌子有殺害那六名少女的時間嗎?”
“關于這點,至今仍然沒有停止過爭論,但如果就結論來說,答案應該是沒有。根據(jù)旅館方面對此事的證詞來看,到三十一日早晨為止,那些少女仍然活著。當時在旅館工作的服務生說:三月二十九日和三十日,包括昌子在內的七名客人的確在該店入住,而之后的三十日和三十一日,除了昌子外,其余的六名少女仍然住在那里。也就是說六名少女連續(xù)兩天住在這件旅館內,但等到三十一早上離開旅館后,就不知道她們的下落了。
“通常我們要證明某人是否有不在場證明,前提是要知道被害者的死亡時間,但在這起命案中卻很難辦到。因為那六名少女自失蹤之日起,距離相當長一段時間后才被發(fā)現(xiàn),而且尸體也都受到很嚴重的損毀。只有最早被發(fā)現(xiàn)的知子,因為距離失蹤時間比較短,所以能夠較為準確地推斷出死亡時間,那是三月三十一日下午的三點到九點之間,也就是她們退房離開后的下午。
“按理說,六名少女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遇害的,所以之前從知子尸體推斷出的死亡時間應該就是六人共同的死亡時間。假設她們是在三十一日午后被殺害,那么時間上接近傍晚的可能性比下午更大。用這個死亡時間和昌子在三十一日的行蹤進行對比,那么昌子便沒有不在場證明。雖然昌子娘家的人再三辯解昌子在三十日的傍晚的確回到了娘家,不過親人的證詞是不足取的。再加上平吉一案對昌子的影響,致使她到娘家后就不愿再出門,一天都呆在家里。所以除了她的家人外,誰也沒有再見過她,這是對她最不利的地方。由此推斷來看,誰能保證她沒有回到彌彥將少女們殺害呢?”
“不過六具尸體不是被分散在全國么?昌子應該不會一個人完成藏尸這件事的吧。她有汽車的駕駛執(zhí)照么?”
“沒有,在昭和十一年,幾乎沒有女人擁有駕照。當年汽車的駕照就好比如今飛機的飛行執(zhí)照,之前提到過的人里面,也只有已死的梅澤平吉和富田平太郎有駕照?!?/p>
“那么這幾起案子的兇手如果是同一個人,而且是單獨作案的話,就不可能是一個女人?!?/p>
“這么說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