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從李梓泉的身后走到了他的面前,注視著他的眼睛問道,那這些年你為什么不叫我一聲“媽媽”呢?為什么不叫呢?
母親的話像一根鋼針一般驀地扎進了李梓泉的心里,“媽媽”似乎已經是一個距離他很遙遠很遙遠的稱謂了,那樣簡單的兩個音節(jié)卻讓他難以啟齒,不知從何時起,他就拒絕說出這個詞了,他無法說服自己叫她“媽媽”,以前不行,現(xiàn)在同樣不行!
李梓泉看了一眼母親,喃喃地說了一句:我走了!便拉開了車門,坐進了車廂。
5
李梓泉是將車子開出很長一段距離后,通過后視鏡看見依然站在原地的母親的身影的,直至那身影漸漸地變得渺小而模糊。
李梓泉的心頭有了一種難以描述的情緒在涌動。
他是不是又一次讓母親傷了心呢?
她本想在這個夜晚給他帶去歡樂,卻沒料到他最終還是傷了她的心。
這就是事實。
6
李梓泉駕著他的跑車卻沒有直接開回家,而是任憑車輪在馬路上
漫無目的地飛馳著。
開過南北高架,在跑了一段路面后,他轉動了方向盤,將車徑直開上了中環(huán)線,并將車廂內的搖滾樂調到了很大聲,他的車速開得很快,在高架上李梓泉不斷地變道,不斷地穿插超越身邊的轎車。
他不知道他究竟想將車駛向哪里,他只是想找個充滿溫情的地方。
他很快想到了自己在blog上寫過的那幢座落在鮮花深處的小樓,他忽然想去那里看看,也不知道那幢小樓是否還依然存在?畢竟他已有十余年沒有回去過了,這些年因為市政建設,每年都有很多樓群會被拆遷,或許它早已搬到了郊區(qū)……
李梓泉不管那么多了,他沿著記憶中的道路開向了那幢小樓,確切地說那幢小樓是被六歲時的李梓泉小心翼翼地收藏在記憶中的,一直珍藏到現(xiàn)在。
小樓被居民的住宅樓簇擁著,李梓泉清晰地記得。
7
記憶終究沒有欺騙李梓泉。
他居然找到了那幢小樓!
依然在居民小區(qū)內,在小樓的前方依然有一個種植了許多鮮花的園子,依然和記憶中的沒太大區(qū)別。只是小樓的外墻被重新漆上了五彩繽紛的顏色,還畫上了卡通動物的圖案:維尼小熊、史努比、加菲貓……
小樓看上去沒有他六歲時那么雄偉、氣派了。也許是因為他長大了,而小樓只是一幢普通的多層建筑。六歲時,他曾一度認為小樓是特別高大的。
李梓泉向著花園和小樓走去,門口仍掛著那一方木牌,牌子上寫著“鮮花坊幼兒園”六個字。
他走進了幼兒園。
耳邊,一陣陣歡聲笑語如同潮水一般向他涌了過來,在花園旁的蹺蹺板、滑滑梯上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的身影。那時的他是幸福的。早晨,母親送他到幼兒園,到了黃昏的時候,下了班的父親會到這兒來接他回家。他和大多數孩子一樣貪婪地享受著父母給他的愛,卻沒有多大的感覺,直到那一天的來臨――父母離異了,在中學教授歷史課的父親去了國外。
在這里,他有著童年的小伙伴,雖然他們的臉已隨著歲月的流逝變得日益模糊了,但快樂卻是真切的。也就是在這里他遇見了她,她有著一頭長發(fā),一雙眼睛好大,懷里常常抱著一只洋娃娃。他承認從第一眼看到她起,他的目光便無法從她的身上移開去了,六歲的他傻傻地看著她,她比自己年幼,印象中是念小班的女孩。那時的他很調皮,喜歡搞惡作劇。午休的時候,他會去活動室,她通常也在,但卻喜歡站在角落里。那時的她常常被其它孩子欺負,唯一的反抗方法就是哭泣。他承認他雖然也欺負過她,但卻不允許別人欺負她。為了她,他曾偷偷地和其它孩子打過架,只是她從來不知道。后來,只要他在她的身邊,就不會給別人上前的機會,包括和她說話。于是,每天的午休時間成了他最開心的時光,所以他喜歡去幼兒園。因為幼兒園里有她,她雖然不常和他說話,只是撲閃著一雙單純的大眼睛看著他,但他卻絲毫不在乎。也許是因為相識的時間并不長,他到現(xiàn)在連她的名字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