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節(jié) 中醫(yī)是最大的寶庫

由夢說健康 作者:李思博


在治療中,中醫(yī)突出以人為本的人學思想。講究辨證的望聞問切,同一個病,不同的藥方。

誰不相信中醫(yī),板磚伺候

“中醫(yī)”二字最早見于《漢書 藝文志 經方》,其云:“以熱益熱,以寒增寒,不見于外,是所獨失也?!惫手V云:“有病不治,常得中醫(yī)?!比松眢w若無陽燥,又不陰虛,一直保持中和之氣,陰平陽秘,則百病全無,所以“尚中”和“中和”是中醫(yī)之“中”字的真正含義。

現(xiàn)在有很多人崇尚西醫(yī),對于中醫(yī)不屑一顧,認為那些湯湯水水根本沒有什么用,對于這類人,直接板磚伺候。

還是那個比喻,人體是一個完整的機器,對于病,西醫(yī)精確到“細胞”,也就是機器的零件,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實在不行,就換個零件,換個零件就能以策萬全?借用《非誠勿擾》的經典臺詞來說:奔馳的車配個寶馬的零件,效果肯定不如原裝的好。

而中醫(yī)講究的是整體的效果,“西醫(yī)是治人的病,中醫(yī)是治有病的人”。這不僅從本質上說明中醫(yī)和西醫(yī)的區(qū)別,而且更真切地揭示中醫(yī)的內涵。作為整體的“人”,在中醫(yī)理論中備受關注。《黃帝內經》認為:在天地萬物之中,“莫貴于人”。

在治療中,中醫(yī)突出以人為本的人學思想。講究辨證的望聞問切,同一個病,不同的藥方。中醫(yī)治療歷來還重視食療,認為飲食是人體生長發(fā)育必不可少的物質,是五臟六腑、四肢百骸得以濡養(yǎng)的源泉,也是人體氣血津液的來源。正如孫思邈在《千金要方 食治》中所說:“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p>

《黃帝內經》中強調:“毒藥攻邪,五谷為養(yǎng),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闭f明藥物配合飲食治療,既可減少“毒藥”對人體的損害,又能補精益之,從而提高治療效果。病證有寒、熱、虛、實之分,食物亦有四性五味之別,在選擇食物時,可以根據(jù)病癥的性質,結合食物的性味歸經,選用相宜的食物配膳,做到寒熱協(xié)調,五味不偏,有益于健康。這就是中醫(yī)最奇妙之處――吃出健康。

中醫(yī)不是圣經

但是還要切記一點,中醫(yī)是人不是神,中醫(yī)治病不治命。中醫(yī)絕對不是無所不能的,中醫(yī)治療是一個整體的過程,望聞問切,涵蓋陰陽、五行、氣血津液、臟象、經絡、運氣等學說,以及病因、病機、診法、辨證、治則治法、預防、養(yǎng)生等內容,甚至有時候要結合天時地利。但是中醫(yī)并不是萬能的,只能順應人體的盛衰,調節(jié)五臟,如果調養(yǎng)得當,可能身體健康,長命百歲,但是至今還沒有聽說中醫(yī)有什么仙丹良藥讓人長生不老。

而且有些急癥不適合用中醫(yī)治療,比如大出血,如果按照中醫(yī)的止血治療,藥效難以快速抵達,恐怕沒有一會兒病人就一命嗚呼,所以對待病癥,要因地制宜,因病選醫(yī)。

是藥三分毒

“四君子湯中和義。參術茯苓甘草比。添加夏陳名六君。?痰補氣陽虛餌。”小小的幾味中藥,伸展乾坤,妙用無窮。中藥包羅萬象,飛禽走獸、草木花果,可以說無所不有;酸甜麻辣,辛澀苦咸,無味不具。在中藥中,麝香是最香的中藥,馥郁特異。麝香是鹿科動物麝雄體香囊內的分泌物,引誘雌麝與之交配,以繁衍后代。麝香的主要成分是麝香酮,是開竅、通經、活血、散淤的珍稀藥材。而阿魏最臭,味道難聞無比,它具有抗凝血、興奮神經和祛痰的作用,是消積、殺蟲、散寒藥。

當然,中藥也絕非一味“良善”, 有人就常常央求我:“醫(yī)生,中藥是純天然的植物,您給我多開些,分量下足,讓我早點兒病好?!?/p>

其實,這種說法是非常片面的。中藥主要是天然材料――植物及部分動物和礦物,一般作用是緩和,比起西藥安全得多。但是其中也有不少劇毒藥,例如砒霜、斑螫等,若使用不當,用量超過規(guī)定,也能引起毒性反應;川烏、草烏、白附子、半夏、天南星和巴豆等,本身即具有十分強烈的毒性,必須經過炮制后,才能保證用藥的安全有效。靈芝可出現(xiàn)頭暈、口鼻及咽部干燥、鼻衄、咯血、胃部不適及便秘,也偶可致過敏性休克;可產生致敏的中草藥有一百多種,如果中藥沒有毒性,神農氏就不會嘗百草而中毒了,由此可見,中藥毒副作用雖比西藥小,但并非絕無毒性。西洋參是世界公認的名貴滋補藥之一,但如用量過度,也能置健壯男人于死地;人參持久濫用,也會出現(xiàn)許多中毒癥狀――“人參中毒綜合征”。這就是“無毒不成藥”的道理。

所以對于中藥也要慎之又慎。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