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多吃健腦益智食物

洪昭光健康養(yǎng)生精華集 作者:洪昭光


核桃: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亞油酸,被機體吸收后能改造成腦細胞的組成部分。

芝麻:可補腎益腦、養(yǎng)陰潤燥,對肝腎精氣不足兼有口舌干燥、腸燥便秘等癥狀較為適宜。

蓮子:可補脾益胃、養(yǎng)心安神、益智健腦,兼能益腎固精。

黃花菜:可治療老年性癡呆,并可改善肝腎陰虛、血虛引起的健忘、失眠、煩躁、眩暈頭痛、心悸等病癥,是養(yǎng)腦強記的好食物。

花生:有明顯的抗衰老作用,多食可延緩腦功能衰退,抑制血小板凝聚,防止血栓形成,降低膽固醇,預防動脈硬化。

大棗:可養(yǎng)血安神、補養(yǎng)心脾。對于心脾氣血兩虛的癡呆病人較為合適。

桑葚:治療肝腎虧損、心脾氣血雙虧的癡呆病人尤為適宜。

桂圓肉:對治療老年性癡呆、心脾氣血兩虛者有益,同時有助于防治畏寒乏力、面足浮腫者。

葡萄:對于老年性癡呆氣血虛弱的治療較為適宜。

荔枝:對治療癡呆心脾氣血兩虛,兼有胃陰不足、心煩口渴的患者較為適宜。

松子:用于防治老年性癡呆,尤其使用肝腎精虧癥伴肺燥陰虛者。

山楂:常用于治療老年性癡呆兼有高血脂癥、糖尿病者。

魚:多吃魚對預防老年性癡呆有好處。因為癡呆病人腦部的DHA不飽和脂肪酸的水平偏低,而魚肉尤其是金槍魚中,這種脂肪酸的含量很高。

其他:如蘑菇、雞蛋、大豆、木耳、山藥、海參等食物,對防治老年性癡呆均有一定效果。

多用腦,多交流

老年朋友應該培養(yǎng)自己的愛好,多讀書看報,或者練習書法、樂器對預防老年性癡呆都是很有幫助的。那些擔心年齡大了記憶力下降的人,完全可以通過常用腦來改善記憶。人腦中的很多神經(jīng)細胞是處于休眠狀態(tài)的,只要運用,就會促進其功能的恢復,改善記憶。

其次,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有的老人因腿腳不方便而很少與人交流,性格就會漸漸地變得孤僻,遇到矛盾容易發(fā)怒、生氣。有研究顯示,老年性癡呆與長期精神憂郁有關系,所以要常常與別人溝通,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要冷靜應對,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避免總是唉聲嘆氣。

改善生活方式

嚴格戒煙。吸煙歷史越長,每天吸煙越多,腦動脈硬化越明顯,越易導致大腦供血不足,腦組織萎縮,導致癡呆。

少飲或不飲烈性酒。酒精能使大腦細胞密度降低,腦組織萎縮,腦功能降低,反應遲鈍導致癡呆。

定時排便。腸道內細菌能將未被消化的蛋白質分解成氨、硫化氫、吲哚等有毒物質,并被血液吸收。大便滯留于腸道過久,上述有毒物質隨血液循環(huán)過量進入大腦,可導致智力下降。

控制鋁質炊具的使用。鋁與酸、堿、鹽都可發(fā)生化學反應,常用鋁質炊具加工或盛放含酸、堿、鹽的食物,食物易被游離出來的鋁元素污染。過量進入身體的鋁會損害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引起智力下降、反應遲鈍,易導致癡呆。

老人死亡的第一病因——肺炎

2001年10月15日,張學良將軍在夏威夷去世,享年101歲。從媒體的報道中,我們注意到,張學良的直接死因是老年性肺炎。而張學良將軍的夫人,曾與他風雨同舟、共譜傳奇人生的趙一荻也是因為肺炎并發(fā)癥撒手人寰。

醫(yī)學發(fā)展到今天,肺炎不再是讓人談虎色變的不治之癥,在適當抗生素和對癥治療下,一般十天至兩周即可康復。但肺炎為什么會頻頻光顧老年人,成為老年人畏懼的“殺手”呢?

據(jù)統(tǒng)計,肺炎已成為80歲以上老人死亡的第一病因。由于老年人心、肺、腎等重要臟器功能衰退,免疫功能低下,極易患呼吸道感染繼發(fā)肺炎。如果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心臟病等慢性病,心腎功能衰退速度明顯加快,不及中年人的一半,甚至1/3。在這種情況下,一旦有風吹草動,感染了肺炎,便可迅速出現(xiàn)心力衰竭。所以,老年性肺炎死亡率極高。

心與肺,解剖上毗鄰,功能上互相依存,密切相關。唇亡齒寒,肺部病變時,首當其沖受打擊的就是心臟。一旦肺部有炎癥,氣體交換面積縮小,功能減退,血氧分壓下降,二氧化碳潴留,同時肺毛細血管壓力增高,肺動脈壓力增高,這兩者都可加重心臟負擔,誘發(fā)心力衰竭。歷史上許多名人耄耋之年,死于普普通通的肺炎,都與此有一定關系。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