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動脈粥樣硬化性病包括腦卒中、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性猝死所造成的死亡,在城市人口中占41%,在北京市占52%,已占人口死亡的第一位。
動脈粥狀硬化性疾病是什么時候造成的呢?少年是起源期,青年是植根期,中年是發(fā)展期,老年是發(fā)病期。
臨床上,冠心病、腦卒中的所謂“突發(fā)”是動脈粥狀硬化病變,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必然結(jié)果,而并非無中生有的“突發(fā)”。此時,動脈粥狀硬化早已是全身性多處病變了,而且動脈的狹窄程度至少已經(jīng)50%,一般為75%~90%的狹窄,有的甚至是完全閉塞。也就是說,只要出現(xiàn)了臨床癥狀,無論癥狀輕重,動脈粥狀硬化已經(jīng)進入了中、重度病變。
那么,年輕人的動脈是怎么樣的呢?20世紀50年代朝鮮戰(zhàn)爭時,美國對戰(zhàn)場死亡士兵的尸檢發(fā)現(xiàn),在平均年齡為27歲的死亡者中,77%已有動脈粥狀硬化表現(xiàn),可見病變確實植根于青年。
再看看,兒童的情況又是怎樣的呢?
有一個重要的兒童動脈硬化研究。在對22000名青少年的長期隨訪研究中,三分之二是白人,三分之一是黑人。研究發(fā)現(xiàn),在其中因各種原因死亡的兒童尸檢中,凡生前越胖的,膽固醇和甘油三酯越高的,其主動脈內(nèi)膜見到的病變就越重。這進一步清楚證明了:動脈粥狀硬化病變是起源于少年,植根于青年,發(fā)展于中年,發(fā)病于老年。因此,動脈硬化的預(yù)防必須從兒童抓起。
l孩子的心理健康至關(guān)重要
心理平衡是一個修煉的過程??鬃诱f:“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確實,二三十歲的人要達到非常高的境界、非常全面的水平,不可能。
孔子是很了不起的人,都要經(jīng)歷這么長的修煉過程。他都要有實踐,有積累,有成功,有失敗,有喜悅,有眼淚,才能慢慢成長,更別說我們了。就像打仗一樣,一個小伙子說,我兵書讀的好,就能打勝仗。沒用,非死不可,必須要有實踐經(jīng)驗的積累。實用內(nèi)科學的書滿大街都賣,每人買一本,都當大夫去了?兩碼事,實用內(nèi)科學不拿你當大夫?;蛘哒f,我買一本實用外科學,就能當外科醫(yī)生了?哪有那么容易。教育也一樣,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父母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應(yīng)該從小抓起。
我們很鮮明地提出我們的觀點,教育孩子第一是做人的教育,這是一輩子的事。分數(shù)高低、會不會彈琴,這是次要的,首要的是做人,會做人才能成才。一個孩子將來能不能 成才,他的智慧影響是有限的,心靈、品格、胸懷、膽量才是關(guān)鍵,這跟父母的教育非常有關(guān)。
對孩子的教育,環(huán)境要寬松,要引導,讓他覺得學習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活力?,F(xiàn)在的孩子不愿意與大人交流,因為他的世界與你的不同。
給孩子講故事是很有趣的過程,也是一種很好的教育形式。其實,家庭教育的力量很強大,問題是你會不會教育。
我不會強迫我的孩子做什么,不做什么。我女兒現(xiàn)在十幾歲,細細白白瘦瘦的。她特別喜歡籃球,認為籃球是一門藝術(shù),還練跆拳道,但是學習并沒有受到影響,成績總是前幾名 。我就告訴她幾句話,上課一定要專心,聽懂,下課再復習,有時間提前看看有什么難點。她看電視,總是喜歡看自然的、歷史的、科學的,我們從不限制她。
她喜歡去書店,喜歡買世界名著,她最喜歡書了。我們和她聊天,就像朋友一樣,什么都說。我們和她之間很平等的交流,不居高臨下。有時同學之間有些矛盾,她也心煩、生氣,我們告訴她這在人際交流中是很正常的。我要讓她感到,這些矛盾都是小事,不要大驚小怪,不要太往心里去,要學會大度。遇到事情,我們就告訴她大概一個方法,具體事情讓她自己處理。
如果你很看重這些小事,她也會重視小事。你總培育她小心眼,她 就總小心眼,斤斤計較,小肚雞腸?,F(xiàn)在有很多家庭的父母對孩子說話惡生惡氣的,這不對,還是要互相尊重,平等交流,讓孩子在一個非常寬松的環(huán)境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