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佛山文昌沙的華英經(jīng)驗

吾意獨憐才:五常談教育 作者:張五常


一九九 年十一月九日 我曾經(jīng)在香港的皇仁書院肄業(yè)。今天大名鼎鼎的簡福貽當時是我不同班的同學。最近在刊物上見到簡老兄說 在九七之后 皇仁書院的大名應改為“香港第一中學”。這把我嚇了一跳 一九四五至一九四八年間 我是佛山文昌沙的華英中學附小的學生。今天香港的香植球 與數(shù)以十計的香港成功人士 也曾經(jīng)是當年華英的學生。一九五一年 華英中學把校名改為佛山第一中學 簡稱“一中” 簡老兄似乎向華英拜師 建議把母?;嗜矢拿耙恢小绷?若真的成為事實 這是香港的不幸 是我的不幸 是簡老兄的不幸 也是皇仁的不幸。

為何如此說呢 因為皇仁多年來所培養(yǎng)出來的 數(shù)以千計的成功人士 會因為皇仁改了校名而失卻了對母校的歸屬感 佛山華英的經(jīng)驗確是如此。改名“一中”后 居港的華英校友會的昔日同學感到“敗興”之至 對“一中”(母校)所邀求的捐助置若罔聞。是的 八年前我到文昌沙的華英一行 校長對我四十余年前在該校的頑皮有所聞 也對我后來的“小成”知一二 于是對我說 “當年華英人才輩出 但他們今天都沒有什么歸屬感 怎么辦 ”我答道 “把今天 一中 之名改回 華英 吧 ”他當時拍案叫絕 但想不到 縱然他要改(華英的師生也要改) 由于政治因素卻改不了。

一九四五年 戰(zhàn)后 我九歲 考進了文昌沙的華英附小 讀的是六年級。所謂“考進” 其實是投考初一不及格就降了一級 不用考了。當時 九歲讀小六算是特別年輕 可不因為我有什么超級本領(lǐng)??箲?zhàn)期間 母親帶??我們一群孩子在廣西東奔西跑。我既然是讀書年齡 便要進學校 不過 只三數(shù)月又要轉(zhuǎn)校了。那時兵荒馬亂 進校時不用考試 哪一級有空位就讀哪一級。所以 我上一個學期小四 下一個學期初一 跟??的卻是小六??申請讀華英時 他們問 “你以前最高讀到哪一級 ”答曰 “初一。”于是就考初一了。不逮下降至小六。

在佛山文昌沙的華英念了三年書 我破了該校的三項紀錄。其一 我是他們唯一的從小六升初一 然后竟然從初一再下降小六的人 其二 我的頑皮使老師心驚膽戰(zhàn)。犯小過三分 大過五分 每星期六的下午 過了分的要“罰企” 在旗桿下立正的時間長短是以“過”分的多少而定。我是華英“罰企”時間最長的冠軍 破了紀錄。其三 我是華英歷來唯一被趕出校門的人 是的 戰(zhàn)亂的生涯要付一點代價。左轉(zhuǎn)右轉(zhuǎn) 左插班右插班地讀書 會使學子不知進退 無所適從。但習以為常 留級 降級的怪事就變得司空見慣了。后來回港就讀 留級顯得順理成章 不留級是例外。本來比同級的同學年輕幾歲 但到我有機會進大學時 已近二十四歲了。年紀比大學的同學長五歲 很尷尬。知恥近乎勇 于是急起直追。這是后話。

時光只解催人老。我在華英念小六時 香植球與新華社的葉少儀是高三。那時 香氏不可能富有 因為富家子弟是不會跑到文昌沙念書的。葉少儀呢 雖然她高我六年級 但對我的頑皮耳熟能詳。一九八四年 我在香港第一次遇到葉大姐 她說 “張五常的名字我早在華英聽過了 因為你當年以頑皮知名 ”留留升升 升升降降的求學生涯 所學當然無幾。

然而我這留級生有兩點“過人”之處。其一 雖然讀書不知所謂 但強記 背誦之能是高的。級轉(zhuǎn)得多 要背誦的文章就多起來。今天 我寫文章套用古人之句時 當年背誦之功給我不少方便。

其二 雖然我當時的考試成績不好 但是有老師的寵愛。在華英時對我關(guān)懷備至的老師 有一位姓呂的。無論我的考試成績怎樣差 他總把我看作天之驕子。例如作文 我十題只交出一二 但交出去后 呂老師必定把我的文章貼在墻上。

對今天后學的人來說 我的華英經(jīng)驗應該有點啟發(fā)性。讀書成績不好 要留級或要被趕出校門 雖然不幸 但卻無傷大雅 犯不著耿耿于懷。重要的是求學的人對自己有信心 知道自己同樣是可造之材。華英的呂老師對我的后來有莫大的影響。他似乎是說 你的成績雖然不好 但我認為你是可造之材 你不應該因為成績不好就對自己失卻信心。華英當年竟然有那樣的老師是我之幸。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