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什么叫生命?(4)

靈魂的臺階 作者:王石


王石:“這個倒可以考慮,治病救人嘛?!?/p>

花雕:“我在超市看到有的食品――比如說大豆,寫的‘非轉基因大豆’,這是什么意思?”

王石:“唔,我插播一個小故事吧!三個月前,我邀請幾位科學家、非政府組織的工作人員去廣西崇左走訪潘文石教授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基地,其中有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副主席陳章良,還有咱們汪老師,正吃飯,高高興興的,結果發(fā)現(xiàn)座位上有位綠色和平組織的小女孩。說起綠色和平組織,陳主席和汪老師那個氣不打一處來,一頓狠斗猛批,狂風暴雨,最后小女孩都嚇哭了。

“怎么回事呢?綠色和平組織不提倡搞轉基因,向中國政府呼吁,政府就禁止搞了。轉基因食品會出什么問題呢?現(xiàn)在不知道,所以不允許轉基因。結果呢?我們種的大豆不是轉基因的,但我們大量進口轉基因的大豆。我們現(xiàn)在吃的木瓜,很好吃吧?全是轉基因的。因為中國的木瓜有一種病,產量上不去,而且沒法根治,現(xiàn)在絕大多數是進口的轉基因木瓜。中國人口多,要解決吃飯問題,發(fā)展轉基因食品恐怕還是很難避免的趨勢。”

大家熱烈討論,爭論,直到晚上11點才進帳休息。

高原夜晚氣候涼爽,非常適宜睡眠。但頭腦興奮,鉆進睡袋久久不能入睡。

生命就是基因的傳承?

人對自己的命運有無窮好奇和期盼。在過去,人們求助于星相、面相、求卦、算八字、看水晶球,甚至觀察烏龜殼的裂紋和咖啡泡沫隨機形成的圖案――相信科學的人對宿命論嗤之以鼻,但基因科學卻告訴我們,基因和遺傳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我們的命運!這會不會又是一種宿命論呢?

我想起一本科普讀物上寫的,當人們發(fā)現(xiàn)原子這種物質后,驚訝地想到:既然世界是由原子組成的,如果我們能測出所有原子目前的位置和運動狀態(tài),就可以計算出未來世界的樣子。也就是說,理論上,未來是可以準確地預測的!當然,后來科學家又否定了這種想法:因為這些微粒的方位和運動狀態(tài)是“測不準”的。

人對知曉未來的渴望,根源于對生的熱愛,以及對死的恐懼。

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從生物學上來講,完成傳宗接代,軀體本身已經沒有存在的價值,猶如頑強的鮭魚群,在溯溪而上生產魚卵后,最后選擇集體死亡。人們往往認為DNA是人用來完成遺傳的一種工具,但換一個視角看:人生只有短短百年,但DNA卻可以存在上萬年。從邏輯上講,究竟DNA是人用來完成遺傳的工具呢,還是人體是DNA用來完成自身復制的工具呢?――就像鮮艷的花朵只是花粉用來吸引昆蟲的媒介,甜蜜的果實只是果核用來吸引鳥獸的媒介,一切僅僅為了復制和繁殖?

如果人并非工具,生命的意義又何在?

相比于其他動物,人類的特殊之處在于,我們不僅具有意識,還具有自我意識。人一直試圖創(chuàng)造生命的意義,而且不停追問生命的意義何在。不管是看天吃飯的農夫,還是錦衣玉食的貴族,都會追問自己的人生。物質生活越豐富,工作形態(tài)越超脫,事業(yè)成就越大,社會影響力越大,對這個問題的焦慮就越強烈。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