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葡萄牙人占領澳門的百年執(zhí)著(1)

激蕩中國海:最后的海洋與遲到的覺醒 作者:王佩云


西方依次崛起的海洋強國,都在實踐中認識到,流動的海水無法讓人駐足,要永久留在某一海域必須建立海上據(jù)點。這些國家在美洲、非洲和亞洲的東印度群島都這么著,來到中國自然也不會例外。這也是葡萄牙人進來以后,給中國沿海形勢帶來的最大變化。以往前來騷擾的海盜,不論人多人少,只在沿海一帶搶掠糧食、財物和男女人口,一般搶了就走,并不停留,更不敢輕易深入內地。大多是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一擁而來,也一哄而散。葡萄牙人一來,直闖地方官府,進宮求見皇帝,擺出既來之則安之的架勢。盡管這些兼有海盜和海商兩重身份的葡萄牙人一再被地方官府拒絕,或被駐軍驅趕,欲在中國拿下通商據(jù)點的念頭,始終如一,從不放棄。

葡人最先看中的,是浙江寧波附近一個名叫雙嶼的海島。該島重巒疊嶂,樹木蔥蘢,地勢險要,明初整飭海防,專門派出官兵在此駐守。此后天下承平日久,朝廷武備廢弛,島上原有駐軍不知不覺消失,只保留在地方官府吃空餉的花名冊里。兩個本地海盜頭目,一個來自福建的李光頭,一個來自安徽歙縣的許棟,乘虛而入,占島為王。葡寇和倭寇如蒼蠅逐臭,聞腥即至,三股勢力很快在此合流。他們既統(tǒng)御海上的不法生意,所有駛往海外船只都控制在其手中,一切走私販私活動也都由其包攬;同時,又明火執(zhí)仗當強盜,劫掠浙江、福建沿海富裕村鎮(zhèn),甚至攻州掠府,對抗官軍。本地一些"富戶大姓"欲從中分肥,不惜投靠這個中外盜寇聯(lián)合體,有的為其打掩護,有的為其通風報信,踩點指路,窩贓銷贓,鬧得閩、浙沿海一帶雞飛狗跳,老百姓生命財產沒有安全保障。

嘉靖二十六年( 1547年 ),南贛巡撫朱紈奉旨赴浙江剿寇,并提督福州、興化、漳州、泉州、建寧五府軍務。他來到浙東,看出葡寇、倭寇和本地??芙Y成勢力盤踞雙嶼,是閩、浙沿海禍亂之源,決定拿雙嶼開刀,一舉搗毀這個大匪窟。他先命一名副將掃清外圍,逐步將雙嶼圍困起來,等待時機收網。島上盜寇有恃無恐,竟派人與剛剛抵達寧波城內的日本貢使互通款曲,企圖里應外合,打明軍一個措手不及。朱紈截獲匪首密信,正好將計就計,深夜發(fā)動奇襲,將這匪窟踹了個底朝天。在雙嶼圍剿戰(zhàn)中僥幸漏網的李光頭逃回福建,不久又伙同一幫葡萄牙人在自己家鄉(xiāng)作亂,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朱紈帶兵趕到福建,在閩、粵兩省交界的招安將李光頭及96名葡盜捉拿歸案,應受害百姓所請通通斬了。本地一幫與中外盜寇有染的人,在雙嶼之戰(zhàn)后驟失重利,無不懷恨在心,正伺機進行報復。此時,給朱紈安上"擅權濫殺"種種罪名,由一些地方官員出面,買通大奸臣嚴嵩,讓嘉靖爺下旨"系獄論罪"。朱紈不甘受辱,憤然自殺,留下一聲長嘆:"剿外國盜易,剿中國盜難;剿濱海之盜猶易,剿衣冠之盜猶難。"

接替朱紈提督東南沿海軍務的都御史王紓,深知盜寇內外勾結之害,索性集中打擊勾結葡賊、倭寇的大小內奸,嚴密監(jiān)視里通外國的"衣冠之盜",外寇因此難以摸清岸上虛實,經常一登岸便陷入滅頂之災。葡人在閩、浙的落腳點相繼被朱紈拔除,又懾于王紓所部咄咄逼人的態(tài)勢,不得已退出閩、浙,輾轉回到廣東境內。但葡盜與別的盜寇有所不同,除殺人放火、奸淫擄掠,還把在非洲販賣黑人為奴的惡習帶來,擄掠中國人口,進行轉手倒賣。他們急于在廣東找塊牢靠地盤,囤積贓物,也囤積人口,靠近廣東沿海的澳門島,很快就成了他們的重點目標。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