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
脾胃調和百病除
飲食是關系身體健康的重要物質。通常,合理的飲食,能夠滋養(yǎng)五臟,補氣養(yǎng)血,而不合理的飲食,則影響身體代謝,長期積累,則對健康產生不良影響。老年人飲食養(yǎng)生則從老人代謝特點出發(fā),搭配合理的飲食,以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1. 四季飲食要有區(qū)別
《記·內則》曰: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調以滑甘。(注:酸苦辛咸,木火金水之所屬。)多其時味,所以養(yǎng)氣也。四時皆調以滑甘,象土之寄也。孫思邈曰:春少酸增甘,夏少苦增辛,秋少辛增酸,冬少咸增苦,四季少甘增咸?!秲葎t》意在乘旺。孫氏意在扶衰,要之無論四時,五味不可偏多?!侗阕印吩唬核岫鄠?,苦多傷肺,辛多傷肝,咸多傷心,甘多傷腎。此五味克五藏,乃五行自然之理也。凡言傷者,當時特未遽覺耳。
健康的飲食是一門很高深的學問。僅四季飲食來說,就充滿了玄妙的變化?!抖Y記·內則》中明言,春天里該多吃酸的,夏天中多吃苦的,秋天里多吃辛的,冬季多咸食。這酸苦辛咸其實是和天地五元素中的木火金水相對應的,順應天地四時的變化,這對自身的養(yǎng)氣是很有幫助的。但同時記住四季之中要以甘甜來調節(jié),就像金木水火土構筑了土石萬物的基礎一般。
飲食之所以要跟著四季的變化而變,主要是因為四季溫度、濕度等外界條件變化的緣故,而且飲食是一門復雜而艱深的學問,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規(guī)則所能拘束的。于是,藥王孫思邈又說:“春季少吃酸多甜食,夏天少吃苦多辛食,秋季少吃辛多酸食,冬天少甜食多吃苦,不過總體上一年四季需要少吃甜食多吃咸的?!?/p>
《禮記·內則》中飲食之說之所以和孫思邈觀點產生了差異,并不是中醫(yī)理論的矛盾,相反,二者是基于同一個理論基礎延伸出的類似觀點,只不過二者出發(fā)點不同?!抖Y記·內則》的意圖在于使健壯的身體更加強壯,而孫思邈目的是調養(yǎng)扶助身體虛弱的人。不過,無論是《禮記·內則》的看法,還是藥王的觀點,老人四季養(yǎng)生最重要的是,四季飲食要論味,但五味不可偏多。
身體健康是一個平衡的系統(tǒng),任何與健康有關的事都要遵從適度原則,飲食也是如此。曹老先生引用《抱樸子》的話說:“酸食過多對脾有害,苦吃多了傷肺,辛食過多對肝不利,咸食吃多了對腎不好。”由飲食導致的五臟受傷,或許當時并沒有特別的感受,但長期積累后,就會在其他的病癥上表現(xiàn)出來。因此,老人四季養(yǎng)生要防微杜漸,要因季節(jié)變化而相應變化。
養(yǎng)生課堂
真正的養(yǎng)生之術往往是無術之術,即在看似雜亂無章的生活飲食中,遵從一定的養(yǎng)生秘訣,而四季多味的飲食養(yǎng)生方法,即是在看似雜亂無章的飲食中,攝取平衡的飲食,亦是一種無術之術。做法如下:
◇春天吃酸 春季多吃酸味的食物,如含維生素C的食物和有機酸的水果,以及糖醋和酸辣類的菜肴等。科學研究發(fā)現(xiàn),這些酸味食物中含有某種物質,能夠成倍地提高鈣、鐵、鋅等無機鹽的吸收率。
◇夏天吃苦 夏季天氣炎熱,而苦味的食物,如苦瓜、油麥菜等,具有清熱降火的功效,適量攝取此類食物對身體有益。
◇秋天養(yǎng)肺 秋季氣候干燥,天氣轉涼,是滋養(yǎng)肺氣的時機,可在飲食中適量加入辛辣的食物,如姜、蒜等,既可提高免疫力,又可增強血液循環(h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