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考驗我耐心的,是有一次陪她吃蛋炒飯。剛開始吃,她就把保溫杯的蓋子拿過來,舀了一勺飯放上去。我告訴她保溫杯是喝水的,不能用來吃飯,把蓋子拿走。她看到?jīng)霰谧雷由希秩轮人?。姥姥拿個碗給她倒了一點,她直接就把水倒進(jìn)飯里了。我當(dāng)時很想勸她不要這樣吃,最后還是忍住了,什么也沒說。
一看這架勢,我心里想,我的目標(biāo)是曼曼能把這碗飯吃下,或者吃一大半也好,要水可以,但不能把涼杯給她。那么大的一個涼杯,到了她手里,餐桌上一定會發(fā)“洪水”,而且飯也很難吃完。至于她怎么吃,我不管。我也預(yù)料到,等她吃完了,桌子上定會一片狼藉。
果然,她最開始是拿勺子喝水,因為是炒飯,估計那味道不錯,喝完了還要水,我和她說好,只給一點,喝完了再要。她同意了,這回又出了點新花樣,她端著碗往勺子上倒,桌子上開始“發(fā)水”。我也不管,就看她那樣折騰。過了一會,她再向我要水,還是給她,怕她涼,給她加了一次熱水,她抗議說“會把我燙死的”,我偷笑,水還是加到碗里了,看她繼續(xù)折騰。桌子上的水太多,我就用抹布幫她擦一下,衣服濕了,就幫她脫下來,別的什么也不說。中間,我看她吃的不是很認(rèn)真,就對她說:姑姑很喜歡你的飯,好香的,姥姥做的飯真好吃!如果你不吃的話,送給姑姑好嗎?她想了想,對我說:你回家讓你爸爸和奶奶給你做吧,這是姥姥給我做的!看來,這小孩鬼精靈著呢。我注意到,這幾句話效果不錯,接下來的幾口她都是大口大口地吃。
加了五六次水,她居然把一碗飯吃下去啦。過程她也搗亂了一次,要打開保溫杯,我怕她再把飯往里舀。就問她要保溫杯做什么,直到她很清晰地告訴我,要看看里面有沒有水。我們約定好,看完就放到一邊去,她同意。我打開給她看,里面什么也沒有,她也守信用,不再提水杯的事情。
吃完飯,她自己也看不過去,就自我解嘲說:你看看我把桌子弄得!我來擦擦吧。她抽出紙巾,一張又一張地擦。三哥和嫂子對她吃飯的過程高度容忍,沒說什么。三姨隨口說她:看看你把桌子弄得,這么臟,吃一頓飯,被你用了半盒紙巾……從細(xì)微的表情判斷,曼曼有那么一點點難為情。
一、別嚇唬孩子?!俺郧嗖瞬慌麓蠡依恰钡恼f辭,其實也是一箭雙雕。記得我小的時候,大人也總是嚇唬我“狼來了”、“再哭瘋子來抓小孩”什么的。老實說,直到六七歲,我都特別害怕被瘋子抓去。一個小娃娃跌跌撞撞地長大成人,要面對很多真實的恐懼,我們何必再編造一些謊言嚇唬孩子呢?
二、吃飯的一般原則。我曾經(jīng)向一個兒科醫(yī)生請教過,她說,孩子吃飯最重要的原則是定時不定量。吃飯有固定的位置,孩子坐在那個位置上,就知道是要吃飯了。她說的定時,包括開飯時間要定時,也包括吃飯的時間,根據(jù)孩子的年齡和速度,定一個合適的時間,孩子不怎么吃的時候,就收走。家里不要存放零食,這頓吃不飽,就等下頓。另外,最好多帶孩子運動。
三、吃飯為何如此煩惱。其實,我很想讓曼曼吃香菇,但堅決不表現(xiàn)出來,就是那樣漫不經(jīng)心地試探一下,她吃當(dāng)然好,不吃也沒關(guān)系。吃飯是人的本能,在輕松的氛圍中,孩子才可能將注意力集中在食物的味道上,我相信食物對人有天然的誘惑力。對吃飯過度關(guān)注,不斷地引誘催促勸說,N雙眼睛一起監(jiān)視著,是多讓人倒胃口的事情,這也破壞了食物帶來的美好感覺。提起吃飯,首先想到的不是美味,而是令人心煩的壓力,孩子愛吃飯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