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和呂書記調(diào)研,他曾和呂書記談過他的工作。對他這個新農(nóng)村建設副組長沒能被任命為副廳,呂書記也做了解釋,說實在是沒有編制,再說他覺得已經(jīng)是教授了,再當個副廳級也沒意思。他還是說了他的想法,他特別強調(diào)說不是他想當官,而是沒個官銜確實不好開展工作,特別是到下面,沒有官銜人家不接待不說,調(diào)查也不能順利進行。當然他也說了這次報考副校長。呂書記倒很支持他考副校長。但關鍵的問題是考試得過關。如果這次考試能進入面試,就想辦法找找呂書記,不管辦成辦不成,一定要盡最大的努力去爭取。
旁邊數(shù)學系的岳主任卻一臉輕松。葉天聞知道,岳主任也至少當了六年,這次也得挪位換窩。不知他為什么會這樣輕松自在。見岳主任也在看他,葉天聞說,準備到哪去,是不是謀好了哪個處長的位子。
岳主任說,我無所謂,大不了甲處到乙處,系主任換成系書記。我倒覺得當書記也不錯,官照當,事不多,倒也省心。
系里的書記不比學校的書記,系里的書記沒有財務權沒有人事權。不管財不管人,就只能管管政治學習和學生工作。但岳主任能坦然,關鍵是人家能搞計算機軟件開發(fā)設計,很忙,掙錢也很多。他就不行,如果不當系主任,就沒有外出開會的機會,也沒有兼新農(nóng)村建設副組長這樣的資格,就連申請科研,也有很大的麻煩,即使能申請到,你無職無權,也無法組織實施??陕闊┑氖?,他連互換都無法去換。他們系的書記是工農(nóng)兵學員,而當系主任不僅應該懂專業(yè),至少也得是個有點名氣的教授。葉天聞覺得還真的是個問題。好在和書記校長的關系還不錯,找找他們,看能不能到機關任個處長,或者特殊問題特殊對待,繼續(xù)當這個系主任。
手機響了。有人發(fā)來了短信,是給全省大學排名次的。說第一名是工大,兩個院士墻上掛;第二名是師大,牛皮吹得比天大;第三名是奇大,校園流行官文化……
可以看出,短信也是轉發(fā)的。這幾句話還編得有點意思。但流行官文化的豈止是奇大。其他學校也差不多,不少學校的官職已經(jīng)形成了倒金字塔,處級干部比科級多,科級干部比干事多,有官職的比無官職的多,而且官位不夠,就大量設助理。校長助理處長助理書記助理,反正沒個官就沒法稱呼,沒個官就像光身子沒穿衣服。到縣市調(diào)研時,下面有些領導就談到官浮于事,說專區(qū)改成市政府后,就變成了一級政府機構,就得增設人大政協(xié)幾套班子。然后問高校是不是好一些。他只能苦笑。高校是人才聚集的地方,學而優(yōu)則仕,是人才你不給個職務待遇,那怎么能行,日子又怎么去過。再說,領導是大家都追求的東西,都追求的東西你怎么能限制得住。不但無法限制,還有逐步擴大的趨勢。比如工大。工大升格為副省級后,據(jù)說原來的處都要升格為副廳,原來的科都要升格為處。如果真升了,一下就要增加一百多個副廳,一百多個處級。養(yǎng)一名副廳得多少錢?他這個經(jīng)濟學家無法計算,但車馬費差旅費招待費,肯定是一筆不小的支出。有時他也想,事情還是那些事情,為什么要升格。答案只能是官本位思想在作怪。在傳統(tǒng)的認識中,是否有成就,往往要用官大小來衡量。如果你說你有點學問有點本事,但有學問有本事連個系主任校領導都沒當上,怎么能說明你有本事有學問呢。葉天聞不由得再苦笑。他想,五四運動就反封建,反了近百年,封建官本位意識卻越反越濃,而且還把這種封建的東西反進了神圣的高校殿堂。葉天聞不由得再嘆息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