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孩子天性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在擔任鷗亭高中校長的時候,我結識了本書的作者徐亨淑老師。當時徐亨淑老師的長女泰晶是我校的學生,不僅學習成績優(yōu)異,而且積極參加學校的各種活動。一天,我看到泰晶下課后在學習與高考無關的日語,完全不像其他學生那樣埋頭苦讀應付考試,我感到很驚訝。后來才得知,她這是為了參加韓日青少年論壇作準備,這一論壇是韓國前總統(tǒng)金大中和日本前首相小淵惠三倡導舉辦的韓日交流項目。高三期間,當別人忙于準備高考時,泰晶卻從容地參加了在泰國舉行的為期20多天的世界童子軍大會。當然,她最終也以優(yōu)異的成績被理想的大學錄取了。
她的弟弟洪元也是一個優(yōu)秀的學生,在小學、中學、高中一直擔任學生會長,具有出色的領導才能,得到朋友們的普遍支持。作為全校學生會會長,他不僅處事井井有條,而且成績名列前茅。他也和姐姐一樣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大學。
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我知道了這兩姐弟的出色事跡之后,吃驚之余更多的是感嘆,因為我難得遇到不將高考視為人生全部的學生和思想如此開明的父母,這是一大幸事。
后來,我和徐亨淑老師成為了朋友。我發(fā)現(xiàn)她是一位深諳生活智慧的出色媽媽,也是一位深藏不露的卓越教育家。不,應該說她是懂得如何生活的智者。作為一個教育專家,我認為和徐亨淑老師交流心得是一大樂事,不知不覺也成了她的“粉絲”。
徐亨淑老師在教子過程中,始終堅持讓孩子保持天性。她似乎無欲無求,只希望孩子們身心健康。但這正是徐亨淑老師的教育秘訣,也正是這種方法培養(yǎng)了時代所需要的德才兼?zhèn)?,又具有領導能力的人才。當然,徐亨淑老師并不贊成我說她“塑造了兩姐弟”這一說法。她認為不是她塑造了自己的孩子,而是自然和世人成就了他們。她說,作為一個媽媽,自己只是親切地微笑著伸開雙臂擁抱孩子,只要不給他人帶來麻煩,什么事情都放手由他們去做,耐心地等待他們自己“大功告成”,讓孩子們玩?zhèn)€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