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wǎng)友留言,這個規(guī)定讓大學里的“日租房”變得火爆了。如此情景,讓你不得不懷疑出臺這些規(guī)定的人,或許是“日租房”公司的托了。
不要以為我在妄言。如果你到校園里走一走,就會發(fā)現(xiàn),如今大學里的“日租房”廣告在數(shù)量上早已超過了縱橫四海的“辦證”廣告。明眼人都知道這些廣告是為誰服務的。而之所以有此繁榮,不外乎兩個主要原因:一是人性要舒展;二是學校無條件。
前者,大學生基本上都是成年人,有著正常的性心理與愛的需求。雖然社會并不鼓勵他們過早涉足男女之事,但畢竟現(xiàn)在社會開放,大學生不是都已經(jīng)允許結婚了么?和過去不同的是,今日大學早已不是革命時期的軍營。大家來到學校只是為了完成學業(yè),而非做圣徒。只要不觸及法律,他們有權享有對自己身體的自治。
后者,現(xiàn)在的大學宿舍還沒有達到人性化居住的程度。記得我在法國上學時,即使是本科生,學生公寓也都是一人一間;而在中國,大學通常都是六到八人一間,即使是博士生,也是兩人一間,這意味著每個人都沒有自己的私密空間。一年前,北京理工大學一位叫修良章的博士生發(fā)公開信退學,導火索即是因為他與同住的另一位博士生無法相處,而又無法調換宿舍。如其所述,好在他只是“絕食抗爭”,沒有學習當年叱咤校園的馬家爵。
《大公報》主筆王蕓生在抗戰(zhàn)時期曾經(jīng)寫過一篇奇文——《為國家求饒》。在文中,王蕓生一求“只要有錢撈,什么壞事都敢做的官僚”;二求“這幾年財也發(fā)夠了的國難商人”;三求“那些非官非商亦官亦商以及潛伏在大團體里的混食蟲們”,在全民抗戰(zhàn)的國難關頭,“請你們饒了國家吧!”王蕓生在寫這篇文章后僅四、五年的光景,國民黨就失去了江山。
這個冬天的早晨,我無法像王蕓生那樣充滿激情地關注國家大事。只想小處著手,談一點自己的小小愿望,愿有情人在終成眷屬之前,可以在校園里、在大街上正大光明的擁抱;也希望那些以教育為業(yè)的大人,不要將大學修煉成一座“貞潔城堡”,而是要多看看人性溫情的一面——也請你們饒了那些情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