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員工半個小時后就回來了,他并沒有親自去調查,而是向其他同事打聽了一下供貨商的情況就回來作匯報。1個小時后,第二個員工回來匯報,他親自到供貨商那里了解了家具的數(shù)量、價格和品質。第三個員工3個小時后才回來匯報,原來他不但親自到供貨商那里了解了家具的數(shù)量、價格和品質,而且還根據(jù)公司的采購需求,將供貨商那里最有價值的商品作了詳細記錄,并且和供貨商的銷售經理取得了聯(lián)系。
在返回途中,他還去了另外兩家供貨商那里了解家具行業(yè)的一些信息,將3家供貨商的情況作了詳細的比較,制訂出了最佳的購買方案。從以上事例我們不難看出:第一個員工對于經理安排的工作有些許的敷衍草率,而第二個員工充其量只能算是被動聽命,真正盡職盡責行事的只有第三個員工。簡單地想一想,如果你是經理你會雇用哪一個?你會賞識哪一個?如果要加薪、提升,作為經理的你愿意把機會留給誰?如果你想做一個成功的、值得經理信任的員工,你就必須盡量追求精確和完美。認認真真、兢兢業(yè)業(yè)地對待自己的工作是成功者的必備品質。
有了這一次經歷之后,其他兩位員工明白了一個道理:只有盡職盡責地工作,才能夠得到更有價值的回報。在以后的工作中,他們會時常提醒自己:一定要全力以赴,盡職盡責地對待自己的工作。
事實上,各行各業(yè)都需要全心全意、盡職盡責的員工,因為盡職盡責正是培養(yǎng)敬業(yè)精神的土壤。如果在你的工作中沒有了責任和理想,你的生活就會變得毫無意義。一個成功的經營者說:“如果你能全力以赴地制好一枚別針,應該比你制造出粗陋的蒸汽機賺到的錢更多?!蹦阋坏╊I悟了全力以赴地工作能消除工作的辛苦這一秘訣,就掌握了獲得成功的原理。所以,不管你從事什么樣的工作,平凡的也好,令人羨慕的也好,都應該抱著盡心盡責的態(tài)度,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最后你獲得的不僅是完美的工作,還會有人格上的自我完善。
責任讓你擁有更多人脈
在一個團隊里,最需要的就是成員相互間的協(xié)作和彼此的責任感,團隊的成功靠的是成員對團隊的責任感,成員的成功靠的是彼此的責任感。只有這樣,團隊的目標才能最終實現(xiàn)。一個逃避困難、不敢面對挑戰(zhàn)的員工,很難讓人相信他,他也不會真正為企業(yè)擔當責任,當然企業(yè)也就不會賦予他更多的使命。
一個有責任感的人會給別人一種信任感,會吸引更多的人與他合作。當一個人為別人擔當了更多的責任時,才能在他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讓別人為他擔當責任。企業(yè)也是如此,這是一種雙贏的戰(zhàn)略。在超市買的食物你可以以不合你的口味為由退貨,這看似不合理,但卻是事實。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壓力,挪威的一家食品超市就宣布,如果有顧客不喜歡他所購買的食物,他們將無條件地退回所有貨款。
據(jù)英國媒體報道,挪威第二大食品連鎖店庫珀公司表示,由于食品零售業(yè)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為了吸引顧客,他們不得不以創(chuàng)造性的決策取勝。
過去顧客只有在發(fā)現(xiàn)貨物有問題的情況下才能要求退貨,但按照庫珀公司的新規(guī)定,如果你買了一塊巧克力,回去嘗過之后發(fā)現(xiàn)你不喜歡里面含有過多的堅果,這時你可以返回超市要求退貨,買回去的肉要是不合你的口味也可以退貨。狗糧也不例外,如果顧客發(fā)現(xiàn)自家寵物狗不喜歡吃這款狗糧,庫珀公司也將接受他們的退貨要求。
庫珀公司發(fā)言人維達爾·烏勒諾德說:“我們相信顧客。如果他們對食品不滿意,我們甚至不會多問一句就全額退款。只要把貨物和收據(jù)拿來就可以。”
烏勒諾德表示,他們充分相信顧客不會有無理的要求,而庫珀公司也有責任為顧客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他希望此舉能夠為公司贏得更多的顧客,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前來要求退貨的顧客越來越少了,而購買物品的顧客卻越來越多。除此之外,有更多的供應商因此更加了解庫珀公司,也更加愿意與庫珀公司合作。就像上面所說,無論在一個什么樣的場合中,每個人在不同層面、不同方面,都分別承擔著責任人與合作者的雙重角色。一個好的責任人,是明確自己責任的人,而一個好的合作者,是在這個合作過程中貢獻信息、智慧、經驗并付出實際努力的人。新型責任人與合作者的人際關系正逐步形成。如果我們意識到并承擔這樣的雙重角色,那么我們的工作積極性和效率就會發(fā)揮到最佳狀態(tài),并且也會在這個過程中吸引更多的合作者。早在1945年,號稱“經營之神”的松下幸之助就提出:“公司要發(fā)揮全體員工的責任精神,打造堅不可摧的企業(yè)?!痹?0世紀60年代,松下電器公司會在每年正月的一天,由松下幸之助帶領全體員工,戴著頭巾,身著武士上衣,揮舞著旗幟,把貨物送出。在目送幾百輛貨車壯觀地駛出廠區(qū)的過程中,每一個工人都會升騰出由衷的自豪感、責任感,為自己是這一團體的成員感到驕傲。
松下公司不僅與員工之間建立起可靠的信任關系,使員工自覺地把自己看成是公司的主人,進而產生為公司作貢獻的責任感,而且還與合作者建立起了密切的伙伴關系,煥發(fā)出了合作伙伴高漲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松下公司因此形成了極大的親和力、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
在一次訪問中,有記者問到松下幸之助:你為什么能夠使你的員工與合作者如此地為松下服務呢?松下幸之助回答說:是責任,松下公司對員工與合作者的責任感一刻都沒有停止過,是責任讓我擁有如此多的“朋友”。正因為如此,我們對合作伙伴要有責任心,不論是專業(yè)知識的互通,服務的強化,還是對產品的認識,都要認真、及時地相互溝通。我們對產品要有責任心,必須讓顧客明確知道產品的功效作用,以及如何有效使用,只有讓顧客最大限度地了解產品,才算是對產品本身負責,同時也是對自己負責,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顧客。我們對公司要有責任心,要熱情、忠誠、敬業(yè)。當然,我們對社會更要有責任心,幫助別人就等于幫助自己。
如此一來,人脈廣了,朋友多了,企業(yè)自然就會越做越大,越做越強,這是眾所周知的道理。但是有很多人只是專注于提高人脈數(shù)量,而忘了自身的責任,忘了要對別人負責,久而久之,眼見日豐的人脈也崩盤四散。所以,我們在注重拓展人脈的同時,不能忘記人脈的基礎就是“責任”,沒有責任的人脈是虛的,是暫時的。建立在敢于負責任基礎上的人脈、“關系”,才是永久的。王志經過幾年的艱苦打拼、上下求索,由他經營的“希望讀書社”完成了最初的原始積累,并發(fā)展到了一定的規(guī)模。
經過這幾年的磨煉和探索,希望讀書社人深知:履行自己的職責,讓別人享受,讓別人愉快,讓別人掙錢,讓別人得到好處,讓社會得到好處,我們才能強大,我們的顧客才能越來越多。
正是基于這種理念,希望讀書社人在吸納加盟者時,摒棄急功近利,只求數(shù)量、不求質量的思想,寧缺毋濫,始終把社會責任放在首位。為了對加盟者負責,讓其避免初期經營的盲目性,總社組建了專業(yè)的店面形象設計組、專業(yè)的書碟配置指導組、專業(yè)的開業(yè)指導組、專業(yè)的網(wǎng)管中心、一流的文化名人顧問組,全方位給予一條龍的幫扶。從而從根本上保證了加盟者的利益。有了這種對別人負責、對社會負責的理念,希望讀書社人在發(fā)展的過程中,處處把顧客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對顧客的承諾放在第一位,提高服務質量,想方設法滿足顧客的需求。正是因為這樣,在這幾年的發(fā)展中,越來越多的加盟者被吸引,越來越多的專家愿意為“希望讀書社”提供幫助、服務。因此,在“希望讀書社”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的同時,王志還結識了不少同行的朋友,學習了不少先進的經營理念與經營模式。
正是由于希望讀書社人守望住了一種德行,一種社會責任,使周圍很多人受益,所以它也在發(fā)展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越走越好。試想,如果希望讀書社人沒有強烈的責任意識,那么它就有可能為了眼前的短期利益,急功近利,只求數(shù)量,不求質量,盲目擴充加盟者。這樣最終損害的不僅是顧客的利益,更是希望讀書社的利益、加盟者的利益。那么王志的個人聲譽也會毀于一旦,也不再會有人敢和他有經營上的來往。
就像劉易斯所說:盡管責任有時使人厭煩,但不履行責任,你將一無所有。每個人的發(fā)展都不是孤立的,他與社會各界有著錯綜復雜的聯(lián)系,他需要有家人、朋友、同事,需要有公司的支持、社會的管理……少了哪一方面,他都無法順利發(fā)展。只有敢于承擔責任的人,才能夠得到他人的信任,別人才會更好地幫助他發(fā)展。也就是說,一個人發(fā)展的資源是社會給予的,當然他必須有相應的回報,承擔一定的責任,只有這樣他才會得到更多的幫助,才會在未來的道路上越走越順。反之,一個不敢承擔責任的人,只會變成孤家寡人,難以在社會上生存,更別說是發(fā)展了。人是如此,企業(yè)也是如此。縱觀全球,只有那些勇于承擔社會責任的企業(yè),才會得到各方的支持和幫助,如此形成良性循環(huán),企業(yè)才能逐步做強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