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責任感的5項本質特征(3)

工作就是責任:鉆石版 作者:周永亮


責任感,就是“責任敢”

所謂“責任感”就是要敢于承擔壓力,就是能夠做個能承擔壓力的人,做個能承受風險的人。也正是在這種承擔中,我們多了一份經驗,人生的機會也隨之誕生。

承擔起責任的人,不一定會馬上得到回報,但總會得到應有的回報。如果有人愿意把責任交給你,那么你應該感到驕傲,因為你有能力承擔責任,很多人卻沒有;如果你承擔了責任,別人從你的工作中獲得了幸??鞓罚敲茨銘摳械阶院?,因為你有自己的價值。

“責任敢”就是要換個角度看責任,承擔責任,就要把握機會。當你覺得自己缺少機會或職業(yè)道路不順暢時,不要抱怨他人,而應該問問自己是否承擔了責任!像濫竽充數(shù)的南郭先生這樣的好事情絕對不會長久,不愿意承擔責任的人,早晚要被掃地出門;即使僥幸沒有被趕走,也會因為長期不承擔責任,長期得不到鍛煉而能力退化,進而被淘汰。

做羅文式的員工。我們一旦明確和接受了組織的任務后,就只有像《把信送給加西亞》中的羅文中尉一樣——以超常的勇氣,敢于排除和克服一切困難,這樣才能成就自身的卓越!

用茅忠群的話說,承擔責任就是敢立“軍令狀”。我們常說,責任重于泰山,領導就是責任。每個部門主管要敢于立“軍令狀”,要敢于說“做不到我負責”。

茅忠群要求:“每一級主管,都要牢固樹立‘到此為止’意識、守土有責觀念,把好各自關口,將矛盾和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tài),解決在自己手上,決不推諉。不到萬不得已,決不把問題上交,決不讓上司過分操心。一級對一級負責,一級讓一級放心?!?/p>

聯(lián)想人總愛把自己的團隊稱為“斯巴達克方陣”,或許“斯巴達克方陣”紀律嚴明、講求責任、勇往直前的特點是聯(lián)想最高層領導者所欣賞的。一個聰明人做事容易,但一群聰明人綁在一起未必成事,能讓一幫聰明且年輕的人勁往一處使就更難了。中關村演繹了無數(shù)個聰明人結伙打天下而終究分崩離析的悲?。〖词孤?lián)想內部也曾爆發(fā)了數(shù)次聰明人之間的惡斗,但最終,聯(lián)想都走過來了,而且走成了一家國際級的大型企業(yè)。目前聯(lián)想核心骨干基本上都是20世紀60~70年代出生的生力軍。我們在為這支隊伍是否能夠應對國際化挑戰(zhàn)而擔憂的同時,也不能不對他們的戰(zhàn)績表示敬佩!不管以后會如何,至少這20年中他們創(chuàng)造了中國商界的奇跡!而形成這樣一個強大管理團隊的核心就是——超強的責任感。楊元慶坦承:“實力強了,你的任務就重,你的壓力與責任相應的也就更大?!彼?,所有管理者應該建立強大的集體責任感,只有這樣,聯(lián)想才能應對市場的巨大挑戰(zhàn),才能帶領員工往前走。

我深切地感到,是積極面對問題并參與進去還是牢騷和抱怨,這不只是一個姿態(tài)的問題,同時也是一個職業(yè)觀的問題,更是區(qū)分一個人有沒有成就潛力的標志。不能總是歸因于外因,如上司不賞識、不重視自己,公司或部門給自己的機會少,等等。外因是影響因素之一,但不是決定因素,過分歸因于外因就忽視或淡化了自己應承擔的責任。除了外在的條件和環(huán)境外,還有我自己!我可以做什么?即使我不能改變環(huán)境,我也必須做好自己應該做的本職工作。這是一個職業(yè)的工作者應有的處事準則,它表現(xiàn)在:即使我不是發(fā)自內心地認同自己的處境,即使我認為自己懷才不遇不得志,即使我明天就將離開,都不應該妨礙我在每時每刻謹守原則、肩負責任。就一件事做出眾所期待的結果來說,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不是能力問題,而是心態(tài)、責任問題。如果我們始終不渝地肩負起責任,如果我們有必勝的信念,如果我們不是過分地寬容自己,寬容一個平庸的結果,那么就可以成就一個不凡的我。

所有的行為都蘊涵著諸多風險與不確定性,因此也承擔著巨大的壓力,自然也需要更強的責任感。一般來說,職位越高,承擔的責任越大,面臨的壓力越大,因為他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響著執(zhí)行的過程。因此,才有了張瑞敏先生的“每天走鋼絲”的感覺。

孔子在《禮記》中道:“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人以行。故言必慮其所終,行必稽其所弊,則民謹于言而慎于行?!?/p>

作為華人企業(yè)家代表的李嘉誠對此更是深有心得。他在汕頭大學的一次講演中談道:“想當好的領導者,首要任務是知道自我管理是一項重大責任。在流動與變化萬千的世界中,發(fā)現(xiàn)自己是誰,了解自己要成為什么模樣是建立尊嚴的基礎……我認為,自我管理是一種靜態(tài)管理,是培養(yǎng)理性力量的基本功,是人把知識和經驗轉變?yōu)槟芰Φ拇呋瘎!比A立集團董事長汪力成先生能夠把一個小小的集體企業(yè)領導成一個數(shù)十億資產、已經成功存在了30多年的大型跨國企業(yè),這不能不歸功于他這種強大的責任感而產生的勇氣。1989年的一天,他帶領華立團隊面對省市有關領導以及各類專家100多人進行一個大型項目論證,會議氣氛熱烈而緊張,偏偏此時有人遞上一張字條:“你愛人難產,生命垂危,請速去醫(yī)院簽字?!蓖袅Τ涉?zhèn)定地在紙條上寫下:“由母親全權代表我?!闭粋€上午,汪力成充分、深刻、精辟的雄辯贏得了與會專家的熱烈掌聲。掌聲剛剛落下,汪力成就跨上自行車飛速駛向醫(yī)院。面對剛剛降生的兒子,汪力成的眼淚奪眶而出;面對妻子嗔怪的目光與委屈的淚水,汪力成故作輕松地說:“我相信老天會保佑你們母子平安的!”實際上,這并不是汪力成唯一的一次“大義”行為。在洪水來臨時的工地,他第一個跳下水去固定那些擋水的水泥袋,因為汪力成知道,一個領導者如果不能以身作則是無論如何也不能把企業(yè)帶大的。在2000年與筆者的一次談話中,他坦誠地說:

“企業(yè)的靈魂是企業(yè)家,其地位不一定是權力的中心,但一定是精神的領袖。中國的企業(yè)家與西方的企業(yè)家不同,西方人可以隨隨便便,而中國企業(yè)家則要時刻檢討自己,要具有鼓動性,是一種無形的力量。我們作為領導者,關鍵時刻要發(fā)揮關鍵作用……領導的權威當然是非常重要的,我用權比較少,更多的是用威。長期以來身體力行,個人行為與企業(yè)行為合而為一,才能形成威?!?/p>

沒有“敢”字當頭,哪有責任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