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必須要靜養(yǎng)嗎?

新育兒百科 作者:(日)毛利子來


不少人都認為生病了最重要的是靜養(yǎng)。我常常遇到有些媽媽這樣抱怨:“我家的孩子發(fā)著燒還不老實待著。都燒39℃了還到處亂跑,這怎么能好得了呢?”我理解媽媽們的心情,但我不能同意她們不靜養(yǎng)的話能治好的病也好不了的觀點。未必一定要靜養(yǎng)世上的病多種多樣,但其中被證明只有靜養(yǎng)才好得快的病卻很少。

過去說到結核病就認為需要靜養(yǎng),認為病人最好去空氣清新的類似高原地區(qū)的地方安靜地療養(yǎng),但現(xiàn)在對此是否真的有效產(chǎn)生了疑問。另外,對患慢性肝炎的病人,醫(yī)生曾經(jīng)指示,要他們盡量靜養(yǎng)。特別是餐后30分鐘不要活動??涩F(xiàn)在大夫認為:這樣做反而有害。除了重癥肝硬化患者,都應該盡量活動身體。

也許因為日本的醫(yī)院要求住院患者靜養(yǎng),所以在百姓中種下了要想讓病好得快就要靜養(yǎng)的觀念。但是,要求病人靜養(yǎng)往往是出于醫(yī)院管理上的需要,而不得不如此,其結果卻是讓本不需要靜養(yǎng)的病人也跟著一起束縛住了手腳。因此,即便是成年人,靜養(yǎng)也不是盡快治好病的必須條件。更何況兒童感冒之類的小毛病更沒必要讓他保持不動。孩子的本性就是他不舒服了,他自己想待在那里不動就會待在那里;相反即使正發(fā)著燒,只要沒什么不舒服他還是會和平時一樣到處跑。這大概可以說和貓狗等小動物是一樣的。

貓狗這樣的動物肯定沒人教過它生了病該如何處置,但出于動物的本能,我想它們肯定也掌握了對付疾病的辦法。蜥蜴之類自己不能調節(jié)體溫的動物,當它們得了感染性疾病時就會從平時棲息的溫度較低的地方爬到溫度較高的地方,以此來加快痊愈的速度。

這種令人驚異的本領,并不是蜥蜴從誰那里學來的,大概是本能教會他們的吧。另一方面,我們人類由于發(fā)現(xiàn)了各色各樣的科學的治療方法,而喪失了保護自身的本能,難道不是如此嗎?正如我們發(fā)現(xiàn)用了退熱藥,就會解決頭痛和各個關節(jié)的疼痛,并樂此不疲一樣,但我們卻忘了,用退燒藥退燒就會延緩身體的恢復這個事實。

不可強行退燒的理由現(xiàn)在讓我們看看強行退燒會延緩恢復健康的理由。蜥蜴之所以得了感染癥就會爬到溫度高的地方,是因為高溫可以讓病毒更不容易存活。自己可以調節(jié)體溫的人類以及類似的動物,當有害病毒或細菌侵入人體后,為了殺死它們而自動提高體溫。也就是說高燒是能殺死病毒和細菌的手段,人為地讓體溫降下來只會降低機體殺滅細菌的能力,所以恢復的進程就會慢下來。但是,兒童不懂那么多的科學知識,也許正因為如此他們才相應的知道更多的生存技巧,以及盡快恢復健康的竅門。

因此,我主張:即便孩子正發(fā)燒,只要他還想玩就是他病得不重的體現(xiàn),他就可以玩,沒必要老老實實待著。相反,如果燒得不怎么高,但平時活潑好動的孩子不怎么動了,說明他非常不舒服,需要特別注意他的動向。我小時候非常體弱多病,常常因為發(fā)燒不能去上學,這時我最喜歡鉆進被窩里看書,每次都是如此。

我父親也是醫(yī)生,他從來不說“你感冒了,別看書,好好歇著”之類的話,所以我盡可以放心大膽地看書。所以,從我自身的經(jīng)驗出發(fā),我認為,孩子即使是發(fā)燒的時候只要還有玩的心,就可以玩。也就是想玩的孩子讓他玩,想睡的孩子就讓他睡,想看電視的孩子讓他看無妨。可以肯定地說,讓孩子想怎樣就怎樣,不會拖長感冒時間。對于哮喘的孩子最近也有了新的觀點,認為即使是得了哮喘的孩子,如果讓他盡量避免活動,不僅無益而且有害。也就是說即使是患有慢性病的孩子,也不都是以靜養(yǎng)為最佳選擇。

可以外出嗎?

下面再讓我們看看關于外出的問題。家中的嬰兒正發(fā)燒,可是必須去幼兒園接哥哥,怎么辦呢?又不能把嬰兒一個人扔在家里不管,不少的爸爸媽媽遇上過這種兩難的境地。還有許多人聽奶奶說過“不能讓感著冒的孩子到外面吹風”。要不要待在暖和的房間里?我剛當大夫的時候確實有過這種事,得了麻疹的孩子全家人關門閉戶,屋里點上火爐,全家人大汗淋漓地待在烤得火熱的屋子里。因為人們認為麻疹一著涼就不好好,讓病人暖和就好得快。正像前面講過的,蜥蜴得了感染癥就會爬到暖和的地方,人也是一樣,保暖是合乎情理的做法。

可是,保暖保到了汗流浹背難免會脫水,反倒對身體不利。所以,現(xiàn)在對得了麻疹的孩子,大夫也不會要求他待在暖和的房間里了。另外,得了麻疹的孩子大概也不會因為到戶外吹了吹風,就弄得麻疹沒完沒了地好不了。帶著發(fā)燒的孩子去幼兒園接送一下哥哥姐姐,也不會讓孩子的病情惡化。帶著他去買趟東西也沒關系。比起帶孩子外出的危險,把孩子一個人放在家里要危險得多。

可以去旅行嗎?旅行又如何呢?

我常常被問到這樣的問題。當被問到明天可不可以帶著發(fā)燒39℃的3歲大的孩子出門旅行時,我就有些犯愁。我多數(shù)都含糊其辭地說最好別去,但幾乎所有的家庭都按計劃出行了。可是,有過強行出門結果造成孩子住了院的情形,也有的爸爸媽媽過后來跟我說:“我們一直在旅館里睡大覺,哪都沒去成?!?/p>

特別是出國旅行,一旦住院,醫(yī)療費用昂貴不說,醫(yī)療方面的規(guī)矩情況都和本國不一樣,弄得非常狼狽,所以還是少帶不舒服的孩子勉強出門的好。另外,帶著得了中耳炎的孩子出門坐飛機,會加重耳朵的負擔,最好請教耳鼻喉科的大夫以后再作決定??傊?,建議大家有必要綜合判斷去哪兒、什么日程以及孩子的病情,再決定去還是不去,還要征求主治醫(yī)生的意見才能決定。

可以洗澡嗎?孩子感冒時能不能洗澡,對家長來說好像是個大問題。當媽媽們一臉嚴肅地問“可以給孩子洗澡嗎”時,如果我回答:“他本人想洗,就給他洗,如果不想就別勉強他,順其自然不好嗎?”媽媽們嘴上不說但臉上明明白白地寫著哪來的不懂科學的庸醫(yī)啊。我的回答聽起來也許很隨意,但醫(yī)學上確實沒人驗證過洗澡對感冒的影響這個問題。

1994年,厚生省身心障礙研究所作為“關于小兒身心障礙預防治療系統(tǒng)的研究”的一環(huán),成立了專門研究幼兒期最常見的疾病的研究班子。那個研究班的班長小兒科大夫五十嵐正纮就“感冒和洗澡”進行了研究。這位五十嵐醫(yī)生說,預備調查的結果未顯示洗了澡的和沒洗澡的孩子之間感冒的病程和嚴重程度有什么不同。五十嵐先生慎重地表態(tài)說,雖然進行了預備調查,但沒進入正式調查,所以不能把上述結果當成結論。目前還沒有洗澡影響不影響感冒這一問題的答案。確實,這種研究很有難度。因為必須找到幾百個得了同種感冒的孩子,把他們分成兩組,讓其中一組每天洗澡,禁止另一組洗,幾天之后再比較他們的感冒有了什么樣的變化。這是一項難度很大的工作。我們也可以理解五十嵐先生不得不在預備調查階段中止調查的苦衷。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