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美兩國“金融恐怖平衡”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fā)達國家。兩個國家的國土面積相差無幾,但是中國擁有全球1/4的人口,人口總數(shù)約為美國人口總數(shù)的4倍;美國創(chuàng)造了世界1/4的財富,財富規(guī)模約為中國財富規(guī)模的4倍;中國外匯儲備占中國GDP的50%以上,美國國債占美國GDP的70%;中國是世界上外匯儲備最大的國家,美國是世界上負債最多的國家;中國是美國國債第一大持有國,世界上最大的“窮國”借錢給世界上最大的“富國”。針對這種相互依賴關系,哈佛大學金融學家弗格森(Niall Ferguson)創(chuàng)造了一個新詞Chimerica;而美國前財政部長薩默斯(Lawrence Summers)在《華爾街日報》發(fā)表文章,稱之為“金融恐怖平衡”。 毫無疑問,美國是一個善于借錢的國家。18世紀,美國從歐洲借錢幫助其完成了領土擴張。19世紀,美國從英國借錢建起了鐵路;21世紀初,美國從新興市場國家借錢吹起了房地產和資產泡沫。這一回,當新興市場國家以低利率把錢借給了美國,美國并沒有把錢用來投資,而是用來入侵伊拉克、去買耗油的越野車和買大房子。
現(xiàn)在,一切都玩完了,生產越野車的底特律三大汽車巨頭快要破產了,成千上萬的大房子主人無家可歸了。奧巴馬上臺之后,不得不考慮從伊拉克撤軍,而中國農民工也因此失業(yè)回鄉(xiāng)了。這時,亂花錢的富人把一切責任統(tǒng)統(tǒng)地推給了借錢的窮人。窮人也終于醒悟過來,靠富人亂花錢來提供就業(yè)機會,實在是眼光短淺、得不償失。關于中美兩國的這種“金融恐怖平衡”,我國老一輩經濟學家汪海波教授已有深刻的論述。他說,1991年蘇聯(lián)解體以后,國際政治格局開始由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爭霸的冷戰(zhàn)局面走向世界多極化。與此同時,也存在著美國頑固推行霸權主義“一極化”的逆流。20世紀90年代先后發(fā)生的海灣戰(zhàn)爭和科索沃戰(zhàn)爭就是“一極化”在軍事上的表現(xiàn)。這種“一極化”主要是由“兩個不平衡”引起的:一是社會主義國家的力量與資本主義國家的力量發(fā)展不平衡。一方面,1991年蘇聯(lián)解體使社會主義力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極大削弱;另一方面,資本主義力量(主要是美國)有了很大的增強。二是經濟發(fā)達國家內部各國力量發(fā)展不平衡。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經濟有了迅速發(fā)展,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歐盟經濟低增長,而日本在90年代初經濟泡沫破滅以后,經濟一蹶不振,長期處于低迷狀態(tài)。
值得注意的是,這兩個不平衡發(fā)展還會持續(xù)一段時間。這是因為:第一,美國經濟和科技實力在世界上的領先地位一時還難以改變;第二,美國軍事霸權主義氣焰更加囂張;第三,當今國際社會出現(xiàn)了某種“綏靖主義”思潮,對美國推行霸權主義缺乏有力的斗爭。
“金磚四國”包括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BRIC恰好是四國英文名稱首字母縮寫,因發(fā)音類似“磚塊”一詞,故稱“金磚四國”。 最早提出這一概念的是高盛公司經濟學家奧尼爾。2003年10月高盛發(fā)表了一份名為“與BRICs一起夢想”的報告。報告估計,到2050年,世界經濟格局將經歷劇烈洗牌,全球新的六大經濟體將變成中國、美國、印度、日本、巴西、俄羅斯。 聯(lián)合國總部門口這個破碎的地球確有深刻寓意2007年,中國超越德國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中國現(xiàn)在的經濟總量是1978年時的70多倍,這是一個歷史奇跡。最近幾年,華爾街有一個“金磚四國”的提法?。在分析金融危機之后世界經濟發(fā)展趨勢時,高盛公司全球經濟研究主管奧尼爾堅持自己的一貫觀點,認為西方發(fā)生金融危機意味著“金磚四國”將在世界經濟中占有更大份額,甚至比預計的還要快。未來“金磚四國”的GDP總量可能超過西方七國集團(G7,包括:加拿大、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英國和美國)。其中,中國、印度和俄羅斯的經濟增速將比其預計的還要快,它們現(xiàn)在共占全球GDP16%的份額。這種格局,讓七國集團(G7)感到十分的尷尬。但依筆者之見,“金磚四國”不過是華爾街投資銀行從目標客戶和賺錢角度出發(fā)的一個提法,并不具有地緣政治意義和國家戰(zhàn)略意義,因為無論如何也無法將這四個獨立性很強的國家“捆綁”在一起、成為緊密型的利益集團,用“金磚四國”替代七國集團(G7)缺乏現(xiàn)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