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中美經濟戰(zhàn)略對話與合作(4)

大國金融方略:中國金融強國的戰(zhàn)略和方向 作者:徐洪才


中方將允許在華外資法人銀行基于同中資銀行相同的待遇,為其客戶或自身在銀行間市場交易債券。盡管中國對外資銀行實行短期外債余額指標管理,但將在特殊情況下允許符合條件的外資銀行臨時性通過海外關聯(lián)機構擔?;蛸J款方式增加其流動性。

美國重申歡迎外來投資,包括對其金融部門和通過中國外匯儲備和主權財富基金所做的以商業(yè)為導向的投資,并重申:對經合組織(OECD)確定的接收主權財富基金投資的開放和非歧視性原則的承諾;對中資的銀行、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的所有申請實行統(tǒng)一的監(jiān)管標準,這些標準也適用于在同等條件下的美國或其他外國的金融機構;快速審批中資金融機構的申請;確保在美外國投資委員會在審查過程中一致、公平地對待所有外國投資,不論其來源地。

中美雙方對工行在美開設分行的申請最近獲批準、中國的興業(yè)銀行宣布采納赤道原則?、兩國有關監(jiān)管部門就跨境審計監(jiān)管進行討論并持續(xù)開展合作等表示歡迎。雙方同意擴大在農業(yè)保險風險管理實踐方面合作、就繳費確定型年金計劃稅收優(yōu)惠待遇開展技術合作。

另外,中美雙方在能源與環(huán)境合作、貿易和投資、食品和產品安全以及國際經濟合作等方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討論和合作。

3.中國應避免陷入“龐氏騙局”

截至2008年底,中國擁有美國國債近7000億美元。據美國國會預算局公布,美國2009年的財政赤字將增加1倍多,至少達到1?18萬億美元,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來的最高點。這一數字不包括當選總統(tǒng)經濟刺激一攬子計劃的費用,該計劃至少會使今后兩年的預算總額增加7500億美元。美國比以往任何時候更需要中國的錢。

美國這種不斷地“發(fā)新債、還舊債”的做法,看上去確實像是一個“龐式騙局”?。信用評級機構沒有降低美國的信用等級,是因為深信美國總會償還債務,總會有新錢流入,這就是傳銷的動力。國債持有者不會像麥道夫?的投資者那樣失去一切,但是,如果出現投資者大規(guī)模地拋售美國國債,中國就會遭受損失。目前美國已是債臺高筑,遲早會有賴賬不還的一天。對于中國來說,拋售美國國債會引發(fā)美元擠兌,不僅損害美國金融市場穩(wěn)定,中國也難以順利脫身。中國為了避免陷入“龐式騙局”,必須深謀遠慮,及時調整戰(zhàn)略方向。

2008年12月29日,美國聯(lián)邦法院裁決,納斯達克市場前主席伯納德 麥道夫必須在31日晚前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披露所有投資、貸款、授信額度、企業(yè)持股、證券賬戶等相關資產信息?,F年70歲的麥道夫在長達20年的時間里編織了金額高達500億美元的“龐氏騙局”。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